“硬头”病是黄金梨品种梨果实中常见的一种生理病害,但是对其发育过程中所涉及的机制知之甚少。
2017年11月,青岛农业大学杨绍兰副教授在Cell Calcium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为“The changes of intracellular calcium concentration and distribution in the hard end pear (Pyrus pyrifolia cv. ‘Whangkeumbae’) fruit”,主要探究梨果实中硬端失调与缺钙之间的关系。
研究测定了梨果实的Ca2+流速、Ca2+分布,以及Ca、Mg、K、B及N的含量。结果显示,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硬头”病梨中Ca/N、Ca/K、Ca/Mg及B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果实。然而,“硬头”病梨生长的环境中的土壤、叶片中没有检测到缺钙。
除了检测元素含量,研究中还利用基于非损伤微测技术(Non-invasive Micro-test Technology, NMT)的NMT活体生理检测仪 Physiolyzer®,检测了正常果实与“硬头”病梨果实不同部位的Ca2+流速。数据表明:开花90d后,“硬头”病梨花萼的Ca2+吸收明显低于正常组;果实发育阶段,“硬头”病梨果肉细胞中的游离Ca2+和Ca2+含量低于正常条件,开花120d后呈现相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