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
原因 |
对策 |
DNA条带模糊 |
DNA降解 |
实验过程避免核酸酶污染 |
电泳缓冲液陈旧 |
电泳缓冲液多次使用后,离子强度降低,PH值上升,缓冲能力减弱,从而影响电泳效果。TBE建议使用10次就更换缓冲液 |
|
所用电泳条件不合适 |
电泳时电压不应超过6V/CM,温度<30℃,巨大DNA链电泳,温度应<15℃,核查所用电泳缓冲液的缓冲能力,注意经常更换 |
|
DNA上样量过多 |
减少凝胶中DNA上样量 |
|
DNA含盐过高 |
电泳前通过乙醇沉淀去除多余盐分 |
|
有蛋白污染 |
电泳前酚抽提去除蛋白 |
|
DNA变性 |
电泳前勿加热,用TE缓冲液稀释DNA |
|
出现片状拖带或涂抹带 |
PCR扩增有时出现涂抹带或片状带或地毯样带。其原因往往PCR体系需要优化,PCR程序需要摸索。 |
其对策有:调整PCR体系和PCR程序,摸索出合适的条件。 |
不规则DNA带迁移 |
电泳条件不合适 |
电泳时电压不应超过6V/CM,温度<30℃,巨大DNA链电泳,温度应<15℃,核查所用电泳缓冲液的缓冲能力,注意经常更换 |
DNA变性 |
电泳前勿加热,用TE缓冲液稀释DNA |
|
带弱或无DNA带 |
DNA上样量不够 |
增加DNA上样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比琼脂糖电泳灵敏度高,上样量可适当降低 |
DNA降解 |
实验过程避免核酸酶污染 |
|
DNA跑出凝胶 |
缩短电泳时间,降低电压,增强凝胶浓度 |
|
EB染色的DNA,所用光源不合适 |
应用短波长(254nm)的紫外光源 |
|
DNA带缺失 |
DNA跑出凝胶 |
缩短电泳时间,降低电压,增强凝胶浓度 |
分子大小相近的DNA带不易分辨 |
增加电泳时间,核准正确凝胶浓度 |
|
DNA变性 |
电泳前勿加热,用20mM Nacl 缓冲液稀释DNA |
|
DNA链巨大,常规凝胶电泳不合适 |
在脉冲凝胶电泳上分析 |
|
电泳时Ladder扭曲 |
配胶的缓冲液和电泳缓冲液不是同时配置 |
同时配置,电泳缓冲液高出液面1-2mm即可 |
电泳时电压过高 |
电泳时电压不应超过6V/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