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实验室管理,这些细节别忽略

2019-07-22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263

所谓的实验室规范化管理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内容太多,执行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或者说,几年如一日的执行有难度。细节不可少,也不可忽视,到底模范实验室应该做到哪几点?

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基本要求

 

⑴ 建立严格的实验室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要求,防止操作人员违规操作;

 

⑵ 保持实验室环境整洁,注意操作细节,避免由于操作人员失误给实验室带来沾污。经常彻底地清洁实验室及其设备,严禁用扫帚扫地,尽量不用电风扇,避免扬尘和过分潮湿;

 

⑶ 工作人员进入操作间应更换衣、帽和鞋,严禁将与实验无关的物品带入实验室,避免污染、影响实验操作;

 

⑷ 相互产生交叉污染或干扰的项目必须分室进行;

 

⑸ 应建立制度,使有控制要求的区域不准随意进入,无关人员不准随意进出实验室;

 

⑹ 不同项目的台面和物品不准混用,必须在通风柜内进行的实验操作应严格遵守。

 

 

实验室环境管理

 

⑴ 实验室布局合理,便于工作,周围环境和测试项目间不产生干扰和交叉污染。如水质中氨氮和总硬度的测定不能在同一间实验室进行,因为总硬度测定时使用氨水会使氨氮的测量值增高;

 

⑵ 对温度、湿度有严格要求的测试场所(如精密仪器室)必须配置相应设施及监控设备,并对测试时的环境条件进行记录;

 

⑶ 当电磁干扰、噪声或振动等环境因素对检测工作有影响时,应采取专门的监控措施,并记录有关的实测参数;对有振动要求和易产生较大振动的检测项目,应有隔振防振措施;

 

⑷ 精密仪器不得与化学分析实验室混放,以避免仪器受潮以及酸碱等化学品腐蚀;

 

⑸ 实验区域与办公区域适当分开,并对进入和使用可能影响工作质量的区域进行限制和控制;

 

⑹ 有良好的内务管理,保持实验室的清洁、整齐、明亮、安静;

 

⑺ 实验室内产生的废水、废气及其它要素等有害物质应有处理措施,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⑻ 样品间要划出待检区、在检区、检毕区、留样区,特殊区域要有明显标识;

 

⑼ 应有独立的纯水制备间。

 

 

实验室环保要求

 

⑴ 产生辐射、危险化学品的专业技术部门,应独立配备实验室,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⑵ 对实验室排放的废水、废气及其他要素等有害物质进行处理,以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对实验室产生的“三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互不相溶的有机溶剂废液,应集中回收处理,防止发生燃烧或爆炸事故;

 

氰化钾(钠)废液应调至偏碱性,然后加入漂白粉溶液使其分解;

 

苯并(a)芘、联苯胺类致癌物质,可拌入燃料,置焚烧炉中焚烧处理;

 

汞、镉、铅、铬等重金属及砷等试剂,应尽量按需配置,避免无故废弃,污染环境;

 

对废弃检测样品,过剩有毒试液等,应设置专门收集器皿,统一收集,集中处理。

 

⑶ 测试人员和经批准进入实验室的外来人员进入测试区域时,应穿工作服和工作鞋。

 

 

实验室管理制度

 

制订实验室规范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内务管理制度、实验室使用管理制度、危险品及剧毒品使用管理制度等。

 
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