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重组鲎试剂(rCR)对比重组C因子(rFC)在细胞内毒素检测中的优势

2022-04-26     来源:科德角国际     点击次数:2833

目前,市面上仅有两种新型的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分别是重组鲎试剂(rCR)和重组C因子(rFC)


重组鲎试剂

重组鲎试剂(rCR)和重组C因子(rFC) 检测方法的区别是什么?

1.反应原理


左侧为重组鲎试剂(rCR)
右侧为重组C因子(rFC)


2.检测方法
 

01.重组鲎试剂(rCR)使用动态显色法

重组鲎试剂(rCR)不需要更换方法和设备
,使用现有的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动态显色法)和设备就能进行检测和分析。

PKF型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测系统

02.重组C因子(rFC)使用终点荧光法

重组C因子(rFC)以终点法定量测定荧光底物的单步酶促反应裂解产物来量化细菌内毒素,需要特定荧光酶标仪,经孵育后才可进行检测。
 
3.复溶过程


01.重组鲎试剂(rCR)只需单步复溶

重组鲎试剂(rCR)只需单步复溶,检测试剂用量50μL,完成检测仅需15分钟,既节省了检测成本,又提高了检测效率。

02.重组C因子(rFC)需预孵化
 

重组C因子(rFC)则较为复杂。检测前,三种试剂酶溶液、缓冲液、底物溶解比例为 1:4:5,且必须经过预孵化步骤(过程不低于10分钟),检测试剂用量100μL,降低了检测效率,检测成本也大大增加。
 
4.检测样品
 

如图所示,适合性/一致性研究测试了多个成品、水、缓冲液等样品,得出重组鲎试剂(rCR)比重组
C因子(rFC)有较低的不干扰稀释倍数

 
 
注:绿色的相对回收率表示有效的回收率,红色的回收率是无效的(超出可接受范围)
 

基于以上数据得出结论,重组鲎试剂(rCR)适合于广泛的产品检测。可比性研究测试了多种来源的细菌内毒素和水样,证实应用重组鲎试剂(rCR)检测具有较好的相对回收率

5.总结
 
新的内毒素检测方法已经是大势所趋。从检测原理、方法、前期准备、检测样品及检测时间等方面来看,重组鲎试剂(rCR)较重组C因子(rFC)具有以下优势:


 
 
基因重组鲎试剂 动态浊度法鲎试剂 动态显色法鲎试剂 凝胶法鲎试剂 鲎试剂相关耗材
基因重组鲎试剂 动态浊度法鲎试剂 动态显色法鲎试剂 凝胶法鲎试剂 鲎试剂相关耗材
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