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迷宫自主交替实验(spontaneous altemation on a T-maze)
1925年,Tolman首次报道了一个有趣的发现:在迷宫实验中,大鼠极少重复进入迷宫的同一臂。大鼠以这种重复交替的方式探究周围环境。因而,即使没有食物奖赏,大鼠仍然保留对所探究区域有一定的新奇感。正常的交替操作与完整的工作记忆能力相一致。用药理或解剖毁损的方法可改变这种交替操作行为。实验方法如下:
(1)充分抚摸大鼠 每天1~2min,连续5~7d。由于大鼠没有被剥夺进食,唯一对大鼠有驱动作用的是其探究迷宫的欲望。因此,动物必须对实验者和实验环境完全适应,没有恐惧感。充分触摸大鼠就显得尤为重要。
(2)将大鼠放入T-形迷宫的主干臂;打开闸门,让大鼠离开主干进入一个目标臂(四肢进入臂内)。
(3)将大鼠放回主干臂,限其在臂内一段时间(零倒数分钟,但开始时设定5s比较合适)。
(4)将第2和第3步的操作重复9次,记录进入每一臂的次数。对照大鼠在每一实验间期(共10次训练)内应交替选择两目标臂。实验结果表述为同一实验间期内交替次数除以总的选择次数。当使用药物或相关脑区毁损等方法减弱记忆力时,这个比率下降。
三) 注意事项
1.大鼠和小鼠具有良好的空间辨别功能,能很快学会并准确操作迷宫。因此,T-形迷宫和放射臂迷宫均被广泛用于测试动物的空间记忆能力。T-形迷宫用于研究不同脑区对空间记忆的影响。它对某些脑结构,尤其是海马的毁损作用敏感。此外,许多药物或毒素都可增强或削弱动物在T-形迷宫的空间记忆。实验所用的动物除大鼠和小鼠外,还包括猪、羊、乌龟和鸽子等。
2.动物选择的准确性与两次选择之间的间隔及每一训练间期内的选择训练次数等有关。正常动物经短时间的间隔(例如5s),其选择准确性非常高。而经过极长时间的间隔(例如超过1h),其选择接近随机性操作。强迫选择训练后。如只给一次目标臂选择,准确性通常很高。但是,如给予多次选择,则选择次数越多,准确性越差。
3.啮齿类动物有单向偏爱的特性。这种单向偏爱与动物种属和品系有关。例如,C57BL/6J小鼠、ICR小鼠和Purdue-Wistar大鼠更偏爱左侧,而Spague-Dawley大鼠和Wistar大鼠更偏爱右侧。研究表明,超过2/3的雄性Spague-Dawley大鼠偏爱右侧,而偏爱左侧的不到1/5。这种单向偏爱可影响对动物学习记忆的评价。
4.主干臂的闸门是T-形迷宫的重要特征。它既可用于在两次选择之间将动物限制在起始箱内一定的时间,也可防止动物在两次选择训练之间探究迷宫。因此,两次选择训练之间应将动物迅速放回主干臂内的起始箱。这一点很重要,它可确保动物不会去探究对侧目标臂。
5.当动物对迷宫或实验者的应激恐惧超过其对探究和觅食的渴望程度时,动物对迷宫的探究减少,甚至呆在迷宫某处不动而不去探究迷宫。这种恐惧表现为动物在迷宫内排便和排尿;当抓它时,动物还会发出尖叫声。因此,足够的应激适应是必要的。否则,如果动物在迷宫内不进行臂的选择,就无从得知它的记忆力是正常还是减弱。
上海欣软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的高新技术企业,是专业的动物行为视频分析方案解决商。我司专注于动物神经科学与行为学产品的研究且致力于向高校、科研机构等领域提供实验室一体化方案,业务范围遍布全国上百家实验室。公司主营产品均为自主开发, 拥有100%核心技术,同时公司拥有数位动物行为学仪器行业从事10年以上的资深服务工程师,可为我们的产品提供全方案的售前及售后服务。我司开发的仪器设备都是科学研究所必备且不可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