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鲎试验法——用荧光测定检测细菌内毒素含量的方法介绍

2022-08-12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236

将荧光母素(fluorescamine)加入试剂中,可使参与凝胶反应的蛋白分子被荧光素标记上在形成凝胶的过程中由于蛋白分子产生聚合结构变化结合于蛋白的荧光素因部分蛋白随水分子运动而同时发生旋转,导致荧光偏光度发生变化。令荧光偏光度为P,垂直荧光强度为I1,水平荧光强度为I2,则可见Р值由于凝胶化而增加,其值可按下式求得如下图:

Р值与标本中内毒素的含量呈线性关系。

实验时所用的荧光母素浓度常为0.02%。因为荧光母素浓度在0.05%以上时,聚合反应有明显的抑制,0.025%有轻微的抑制作用。

试剂凝胶化,可以使P值增大,其反应潜伏期的长短与P值增大的程度取决于内毒素的浓度。当内毒素在10-2μg/ml时,5分钟内P值开始增大,而10-3μg /ml时,则在30分钟仍看不出P值的增大,当内毒素<10-3μg /ml时,浓度越小潜伏期越长。从而形成了P值上升的图象,据此可求出回归直线方程。

设倾斜度为b,潜伏期为t 计算b/t值。如按不同浓度的标准内毒素计算结果绘成曲线,可见内毒素在10-8~10-3μg /ml范围内呈上升型直线,其相关系数为0.9804,方程式为:
Y = 0.0207 + 0.0797x
(R = 0.9804)

根据标准曲线,即可求出被检标本中内毒素的含量。
本试验的操作均在0℃进行,测定时则在25℃进行。应观察60分钟内反应的全过程,每隔5分钟测定一次。

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