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 聚合酶,又称 DNA 依赖的 DNA 聚合酶(DNA—dependent DNA polymerase,DNA pol),它是以亲代 DNA 为模板,催化底物 dNTP 分子聚合形成子代 DNA 的一类酶。此酶最早是美国科学家 Arthur Komberg 于 1957 年在大肠杆菌中发现的,被称为 DNA 聚合酶 Ⅰ(DNA polymerase Ⅰ,简称polⅠ)以后陆续在其他原核生物及真核生物中找到了多种 DNA 聚合酶。这些 DNA 聚合酶的共同特征为:①具有5’→3’聚合酶活性,这就决定了 DNA 只能沿着 5’→3’方向合成;②需要引物,DNA 聚合酶不能催化 DNA 新链从头合成,只能催化 dNTP 加入核苷酸链的 3'-OH 末端。因而复制之初需要一段 DNA 引物的 3’一OH 端为起点,合成 5’→3’方向的新链。
一、特性: DNA 聚合酶有多种,E.coli 就有三种。通常 DNA 聚合酶具有以下共同特点: 1、需要 DNA 模板,因此这类酶又称为依赖 DNA 的 DNA 聚合酶; 2、需要 RNA 或 DNA 作为引物(primer),即 DNA 聚合酶不能从头催化; 3、催化 dNTP 加到引物的 3'-OH 末端,其速率为 1000nt/min,因而 DNA 合成的方向是 5’到 3'; 4、三种 DNA 聚合酶都属于多功能酶,它们在 DNA 复制和修复过程的不同阶段发挥作用。
二、应用: E.coli 的 DNA pol Ⅰ 涉及 DNA 损伤修复,在半保留复制中起辅助的作用。DNA polⅡ 在修复损伤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DNA polⅢ 是一种多亚基的蛋白质,在 DNA 新链的从头合成中起复制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