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Lumazone 1300B助力植物生物钟反馈调节远红光受体phyA的分子机制

2022-11-12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1122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王雷研究组发现,TIC可通过多层次负调控远红光的光受体phyA进而调节植物的下胚轴生长。2022年5月11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The Plant Cell

研究显示,
T-DNA插入和基因编辑的tic功能缺失突变体在不同强度的远红光、红光和蓝光下均表现出下胚轴显著缩短的光信号敏感表型,说明TIC可能是光信号的重要负调节因子。RNA-seq分析发现,TICphyA在调控黎明时分的光调节相关基因表达中起着相反作用,例如,远红光受体编码基因PHYA及其他远红光信号通路关键成分如FHLFHY1等在tic突变体中特异地在黎明前显著上调,而在傍晚时分却没有明显差异,表明TIC可能主要在早晨调节远红光信号(来源中科院植物所,科学进展,中国科学院)。

在为期几年的研究工作中,Bio-one公司在Lumazone的基础上,结合实验室的特殊需求改造了原有的生物发光系统,来适应光周期研究对时间、光照/拍摄的长时间工作流程和周期。

下面两个图来自于原文:TIME FOR COFFEE regulates phytochrome A-mediated hypocotyl growth through dawn-phased signaling

The Plant Cell, koac138, https://doi.org/10.1093/plcell/koac138

(B) Representative image of PHYApro:LUC co-infiltrated with 35S:GFP or 35S:GFP-TIC in N. benthamianawith pGUS-HA as a reference plasmid.(C) Quantification of bioluminescence signals of PHYApro:LUC co-infiltrated with 35S:GFP or 35S:GFP-TIC

(A) Bioluminescence imaging and intensity quantification of CsVMV:PHYA-LUC transiently co-infiltrated withGFP or GFP-TIC in N. benthamiana leaves, with pGUS-HA as a reference plasmid. Data represent mean ± s.e.m. (n = 13), and the asterisks indicate VLJQLILFDQWGLIIHUHQFHDFFRUGLQJWR6WXGHQW¶V t-test (***< 0.001).

    Bio-one北京团队一直关注于每个实验室实际应用中的差异化要求,选择适合的CCD和软件适应条件的变化。在本系统中,样本需要长时间在暗箱中完成周期性交替的远红光照射和CCD的拍照,如何解决温度控制是关键点;液氮制冷的CCD可以不受环境高温的影响,一直维持在正常的工作状态,极为敏感地捕捉到生物发光信号和强度变化。

技术服务电话:
孙元元(技术部)
Tel:13810818543
柴丹(销售部)
Tel:13810910943
田建华(应用工程师)
Tel:18302907782
张婷瑞(应用工程师)
Tel:13910490151
联系邮箱:sales@bio-one.cn

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