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首页
行业资讯
技术文章
产品目录
厂商名录
会议展览
技术服务
新品关注
电脑版
细胞冻存实验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2023-06-14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227
实验原理:
随着温度降低,细胞内的酶活性会逐渐降低,到-70℃左右,酶活性几乎为0,代谢活动停止,可以实现长期保存。然而,随着温度降低,细胞内外的水分也会“结冰”并形成冰晶,冰晶能导致细胞内发生机械损伤、电解质升高、渗透压改变、脱水、pH改变、蛋白变性等,能引起细胞死亡。因此常加入冷冻保护剂甘油或二甲基亚砜(DMSO)。DMSO能快速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降低冰点,延缓冻存过程,同时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提高细胞内离子浓度,减少细胞内冰晶的形成,从而达到保护细胞的目的。
实验步骤:
1. 制备冻存液,冻存液比例:本实验室采用70%基础培养基+20%FBS+10%DMSO,不同实验室及不同细胞可能略有差异,也可采用55%基础培养基+40%FBS+5%DMSO;
2. 取形态良好,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对其消化、离心 (1500rpm离心8min)、计数;
3. 根据细胞数量加入对应的冻存液,使细胞密度维持在300-500w/mL;
4. 小心用镊子打开冻存管管盖,每管分装1-1.5mL含细胞的冻存液,拧紧盖管,做好标记。
5. 分装好的冻存管转入程序降温盒后直接放-80℃过夜;
6. 若没有程序降温盒,则按下列顺序依次降温:室温→4℃20min→-20℃30min→-80℃过夜,注意转移过程中要保冷,避免产生温差或冻存管融化;
7. 从-80℃冰箱取出冻存管迅速转移到液氮长期保存。
注意事项:
1. 细胞冻存原则为“慢冻”,即让细胞在缓慢降温的条件下逐渐冷冻。当细胞快速冷冻时,水和离子往往会留在细胞中,细胞内冰晶的形成会撕裂和刺穿细胞膜。相反,如果细胞冷冻太过缓慢,则细胞外的水会在细胞内冰形成之前结冰。这允许水通过渗透作用逸出,但增加了可能有毒的细胞内溶质的浓度。因此对于大多数细胞,最佳冷冻速率在每分钟1℃之间。
2. DMSO能够快速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中,延缓温度下降速度,减少细胞内冰晶的形成,从而起到保护细胞的作用。
3. 冻存可用10%~90%的血清,一般高浓度血清有助于维护细胞活力,此处介绍20%终浓度有利于细胞悬浮而少沉积(4℃时),复苏存活率在80%~90%,对原代培养细胞,以90%血清冻存更为有效。
4. 细胞离心后尽量吸干净上清液,减少培养基残留,避免稀释冻存液。
5. DMSO溶于培养基时,将释放大量热量,所以细胞冻存液需提前配制,冷却后再使用,不能直接将DMSO加入含有细胞的培养基中,避免烫伤细胞。
6. 细胞冻存和复苏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损失部分细胞,所以冻存的密度不能太低。推荐密度为300-500w/mL。
7. 细胞悬液加入冻存液以后尽量短时间的在常温放置,DMSO常温下对细胞损伤大,分装完成后立即转入程序降温盒。
索取资料
相关文章
更多 >
类器官在胃癌研究领域及药物研发筛选中的应用潜力
DC、CIK、NK、TIL和γδT免疫细胞在来源、治疗方式、疗效上的区别
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及干细胞产业发展的“DeepSeek时刻”分析
中乔新舟从原代培养到建立永生细胞系的方法总结
免疫细胞治疗的产业现状、产业链分析及未来发展展望
从CAR-T到DC细胞治疗原理与机制及研究进展全解析
Nature分享:基因编辑技术CRISPR激活棕色脂肪细胞中UCP1抑制肿瘤
IL-15对NK细胞体外成长的助力及在未来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Treg细胞在免疫治疗领域中的弊端
干细胞培养、基因编辑、3D生物打印、类器官技术的现状及2025年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