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ure1. 微流控阻抗测试的整体架构图 (b).微流体装置的显微照片(比例尺为100 μm)
Figure2. 细胞微流控阻抗测量结果(标尺为 5 µm)
在幅频响应曲线(图2-b)中,没有捕获到粒子以及捕获到不同粒子的 幅频响应曲线在低频域与高频域都混合在一起难以分辨,而单靠幅频响应曲线难以确定最佳的频率点来区分粒子,故对测量得到的幅频响应曲线做归一化处理,即如下式所示进行计算。
Ar = A * Ae
其中 A 为不同粒子捕获后测量的幅值,Ae 为没有捕获到粒子是测量得到的幅值。经过归一化处理后可以看到,在频率为 2.5 MHz 时测量所得幅值最容易区分不同粒子。 故将输入激励信号的频率固定为 2.5 MHz 后重新对不同粒子进行多次测量,得到的结 果如图2-28d 所示。可以看到,针对不同粒子进行多组测量后得到的 6 µm 粒子平均幅 值为 0.9651,标准差(SD)为 0.0030,波动系数(CV)为 0.3141%,8 µm 粒子平均幅值 为 0.9514,标准差为 0.0028,波动系数为 0.2703%,10 µm 粒子平均幅值为 0.9384,标 准差为 0.0032,波动系数为 0.3387%。极小的标准差和波动系数表明本次测量的灵敏度 与稳定性都非常高,而差异明显的幅值平均值也是区分粒子的有力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