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抗体筛选鉴定流程及应用范围介绍

2023-12-05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1415

一、抗体鉴定:

1、抗体的效价鉴定:

鉴定效价的方法很多,包括有试管凝集反应,琼脂扩散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常用的抗原所制备的抗体一般都有约成的鉴定效价的方法,以资比较。如制备抗抗体的效价,一般就采用琼脂扩散试验来鉴定。

2、抗体的特异性鉴定:

抗体的特异性是指与相应抗原或近似抗原物质的识别能力。抗体的特异性高,它的识别能力就强。衡量特异性通常以交叉反应率来表示。交叉反应率可用竞争抑制试验测定。以不同浓度抗原和近似抗原分别做竞争抑制曲线,计算各自的结合率,求出各自在IC50时的浓度,并按公式计算交叉反应率。

3、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C2抗体的亲和力:

是指抗体和抗原结合的牢固程度。亲和力的高低是由抗原分子的大小,抗体分子的结合位点与抗原决定簇之间立体构型的合适度决定的。有助于维持抗原抗体复合物稳定的分子间力有氢键,疏水键,侧链相反电荷基因的库仑力,范德华力和空间斥力。亲和力常以亲和常数K表示,K的单位是L/mol。


二、抗体筛选鉴定推荐流程:

1.包被免疫管:

将100ug 抗体加入到2mL PBS中并加入到免疫管中,4度过夜孵育。

2.封闭:

将扩增和纯化噬菌体文库后的噬菌体 500ul 加入到1mL 3% BSA中,室温旋转孵育2h。同时往包被好的免疫管中加入2-3mL 3% BSA,室温旋转孵育2h。

3.抗原和噬菌体孵育:

将封闭后的免疫管用含有0.01%吐温的PBS洗3次,每次5分钟。将封闭后的噬菌体文库加入到封闭后的免疫管中,添加PBS直至2-3mL,室温旋转孵育1h。

4.清洗:

将抗原和噬菌体孵育后的免疫管用含有0.01%吐温的PBS洗20次,每次5分钟。

5.洗脱:

往免疫管中加入1mL 100mM Trimethymime,室温孵育10分钟,加入1M Tris-HCl中和Trimethymime,将最后1.5mL的洗脱噬菌体转移到新的离心管中。

将洗脱的噬菌体按照扩增和纯化噬菌体文库 扩增后再重复筛选过程2次,逐次减半包被免疫管的抗体量,得到3次筛选后的洗脱噬菌体。

6.ELISA鉴定:

将上一步筛选得到的噬菌体稀释10^6倍后,取100ul加入到OD600为0.5的SS320菌液中,37度培养30分钟后涂布含有四环素和氨苄霉素的2X YT培养板上,37度过夜培养第二天得到单克隆菌落。

挑选96个单克隆菌落到含有四环素和氨苄霉素的2X YT培养液的96孔细胞培养板上,37度培养3-4小时后往培养孔中加入卡那霉素和20:1的辅助噬菌体,30度过夜培养。第二天将过夜培养后的细胞液离心,获得上清液。

将过夜包被抗原和用3%BSA封闭过后的96孔ELISA板中加入上一步获得的噬菌体上清液,室温孵育1h。用含有0.05%吐温的PBS清洗3次后,用噬菌体抗体抗体作为一抗,用相应的二抗TMB显色后在波长450读取每个孔的吸光值。选取吸光值读数最高的SS320菌落送去测序,得到抗体的基因序列。

三、应用范围:

1.用于细菌、病毒、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等微生物的抗原或抗体检查。

2.用于临床自身免疫病的多种自身抗体荧光检查,如抗核抗体,抗心肌抗体等。

3.细胞因子等检查的荧光流式细胞仪测定。

4.白细胞分型抗原的免疫荧光染色。

5.免疫组织及免疫病理中抗原,抗体检查,如各种肿瘤抗原检查。
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