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基础原理
悬尾实验(TST)作为一种快速且有效的实验方法,被广泛用于评估抗抑郁药物、兴奋药物及镇静药物的药效。其基本原理在于模拟小鼠悬尾后无法逃脱的情境,进而促使小鼠进入一种被称为“抑郁不动状态”的特定行为模式。这种状态下,小鼠的挣扎行为逐渐减少并最终放弃,不动时间的长度被用作衡量抑郁状态的指标。抗抑郁药物和兴奋药物通常能够显著减少小鼠的不动时间,从而反映出其药效。
在实验中,小鼠的尾部被固定,使其头部朝下悬挂。小鼠会尝试挣扎以摆脱这种不适状态,但在多次尝试无果后,它们会表现出间断性的不动行为,这反映了小鼠的“行为绝望”状态。记录和分析小鼠的这种不动行为状态,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评估不同药物对抗抑郁和兴奋作用的效果。
二、实验步骤与注意事项
1.动物选择:不建议使用体重较重的大鼠,因为它们需要依赖尾巴支撑体重,这可能对其造成不适。
2.适应期:将动物从日常环境转移到实验环境时,应给予至少一小时的适应时间。
3.环境控制:确保实验环境安静,避免突然的噪音干扰,以减少小鼠的应激反应。
4.视频录制:使用专业软件或设备录制实验过程,确保背景对比度最佳(如白鼠使用黑色背景,黑鼠使用白色背景)。
5.卫生措施:底部可设置可拆卸的拖盘,方便收集和处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粪便和尿液。
6.胶带使用:确保使用的胶带牢固且能承受小鼠的重量,避免在实验过程中脱落或断裂。
7.尾巴攀爬阻止:为防止小鼠攀爬尾巴,可使用一段塑料管套在其尾巴上,以防止此类行为干扰实验结果。
8.行为判断:在分析时,仅当前肢活动而无后肢参与的小动作或惯性摆动,均被视为不动状态。
9.实验后处理:实验结束后,轻轻将胶带从小鼠尾巴上取下,避免撕扯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10.清洁工作:每次实验结束后,彻底清洁实验设备,包括收集和处理粪便、尿液等废弃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