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肿瘤消融新技术:不可逆性电穿孔

2024-09-20     来源:威尼德生物科技     点击次数:989

摘要

不可逆性电穿孔(Irreversible Electroporation, IRE)作为一种创新的肿瘤消融技术,近年来在生命科学领域特别是肿瘤治疗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本文综述了IRE技术的基本原理、发展历史、工作机制、独特优势、应用范围及当前的临床应用进展。通过对比传统消融技术,本文深入探讨了IRE在精准、微创治疗肿瘤方面的优越性,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IRE技术以其非热能消融机制、良好的组织选择性和较高的安全性,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特别是在处理邻近重要组织结构的肿瘤时具有显著优势。

引言

肿瘤消融技术是现代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直接作用于肿瘤组织,实现肿瘤的局部根除或毁损。与传统手术、放疗、化疗相比,消融技术具有高效、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不可逆性电穿孔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消融技术,以其独特的非热能消融机制,在肿瘤治疗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不可逆性电穿孔的基本原理与发展历史

不可逆性电穿孔技术基于电穿孔现象,即细胞在强电场作用下,细胞膜上形成纳米级永久性孔隙,导致细胞内外环境失衡,最终诱导细胞凋亡或坏死。这一现象最早在19世纪末被观测到,但直到21世纪初,随着对电穿孔机制研究的深入,不可逆性电穿孔技术才开始在医学领域得到应用。2005年,黛沃洛斯等人首次提出将不可逆性电穿孔作为直接治疗方法的概念,随后该技术逐渐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工作机制

IRE通过经皮穿刺将电极插入肿瘤组织,施加高电压短脉冲电场,使肿瘤细胞膜发生不可恢复的纳米级穿孔。这些纳米孔破坏了细胞膜的完整性,导致细胞内环境失衡,触发细胞凋亡或坏死。与传统的热消融技术不同,IRE不依赖于热能传递,因此能够避免对周边非预期治疗部位的损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独特优势
  1. 非热能消融:避免了热传导导致的意外损伤,减少并发症。
  2. 良好的组织选择性:对血管、神经等纤维蛋白组织结构的损伤较小,适用于邻近重要结构的肿瘤治疗。
  3. 消融时间短:典型治疗过程在五分钟内完成,提高治疗效率。
  4. 界限清晰:消融区域易于通过影像学技术监测,确保治疗精准性。
  5. 可重复治疗:对治疗失败的区域可进行再次消融,提高治疗效果。
应用范围与局限性

IRE技术最理想的应用范围包括直径在3cm以下的实质性肿瘤,以及因合并全身性疾病无法耐受手术或肿瘤大小和位置不适合手术切除的患者。然而,IRE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电流可能刺激神经肌肉接头引起肌肉收缩,需行全身麻醉;电流可能刺激心脏引起心律失常,需用心电同步激发等。此外,对于电导率不均质的组织,消融效果可能不均质。

临床应用进展

目前,IRE技术已在多种肿瘤治疗中进行了临床试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特别是在肝、肾、肺等实质性肿瘤的治疗中,IRE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设备的改进,IRE有望在更多类型的肿瘤治疗中得到应用。

结论与展望

不可逆性电穿孔技术作为一种创新的肿瘤消融技术,以其独特的非热能消融机制和良好的组织选择性,在肿瘤治疗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临床应用的推广,IRE技术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未来,需要进一步优化治疗参数和流程,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探索更多临床应用场景,以造福更多肿瘤患者。

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