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心法常用于检测大分子抗原,一般的操作步骤为:
a. 将具有专一性的抗体固著(coating)于塑胶孔盘上,完成后洗去多余抗体
b. 加入待测检体,检体中若含有待测的抗原,则其会与塑胶孔盘上的抗体进行专一性键结
c. 洗去多余待测检体,加入另一种对抗原专一的一次抗体,与待测抗原进行键结
d. 洗去多余未键结一次抗体,加入带有酶的二次抗体,与一次抗体键结
e. 洗去多余未键结二次抗体,加入酶底物使酵素呈色,以肉眼或仪器读取呈色结果
2、间接法
原理:利用酶标记的抗抗体以检测已与固相结合的受检抗体。
间接法常用于检测抗体,一般的操作步骤为:
a. 将已知的抗原固著于塑胶孔盘上,完成后洗去多余的抗原。
b. 加入待测检体,检体中若含有待测的一次抗体,则其会与塑胶孔盘上的抗原进行专一性键结。
c. 洗去多余待测检体,加入带有酶的二次抗体,与待测的一次抗体键结。
d. 洗去多余未键结二次抗体,加入酶底物使酶呈色,藉仪器(ELISA reader)测定塑胶盘中的吸光值(OD值),以评估有色终产物的含量即可测量待测抗体的含量。
竞争法是一种较少用到的ELISA检测机制,一般用于检测小分子抗原,其操作步骤为:
a. 将具有专一性的抗体固著于塑胶孔盘上,完成后洗去多余抗体
b. 加入待测检体,使检体中的待测抗原与塑胶孔盘上的抗体进行专一性键结
c. 加入带有酶的抗原,此抗原也可与塑胶孔盘上的抗体进行专一性键结,由于塑胶孔盘上固著的抗体数量有限,因此当检体中抗原的量越多,则带有酶的抗原可键结的固著抗体就越少,亦即,两种抗原皆竞相与塑胶孔盘上抗体键结,即所谓竞争法之由来。
d. 洗去检体与带有酶的抗原,加入酶底物使酶呈色,当检体中抗原量越多,代表塑胶孔盘内留下之带有酶的抗原越少,显色也就越浅。
e. 当需要侦测无法获得两种以上单一性抗体的抗原,或是不易得到足够的纯化抗体以固著于孔盘上时,一般会考虑使用竞争法ELI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