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30意为cell monitoring,是一款可以内置于培养箱中监控细胞的智能装置,能有效提高实验效率,降低污染风险。它虽然衍自奥林巴斯百年光学基础,但又不同于传统显微镜,是一款将监控与显微成像结合起来的产品。CM30以630nm红光为光源,适用于活细胞长时间的无标记分析,可以去监控微观状态下发生的细胞事件,比如细胞的生长,分裂,增殖,凋亡。

在细胞培养中,仅需把CM30监控单元放入到细胞培养箱中,系统即可定期扫描活细胞,通过AI对细胞进行计数,计算融合度,然后通过无线网络将数据传输到远程操作端。因此我们无需进入洁净间即可得到细胞的图像和生长曲线,追溯细胞生长全流程。
近期推出的CM30在未来细胞实验场景中的小助手身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功能:自动对焦成像、自动多点成像、自动拍摄全图、自动AI计数。
CM30优化的自动对焦参数,可以适用于多种容器类型,包括但不仅限于96孔板\6孔板\T25\T225\细胞培养皿\细胞工厂。使用CM30的过程中简化了传统显微观察过程中所需的聚光镜设置,光路切换以及调节流程,减少了细胞实验室中的学习成本。对于进行DIY容器的实验室,还可以在软件中注册自己的容器参数,同样可以全程自动对焦。

不同于常见的培养箱内置微型显微镜,只能观察单个位点。在不需要荧光的情况下,CM30几乎可以满足于一台高内涵所有明场部分的功能。它具有电动可调的X,Y,Z轴。我们可以任意设置监控位点或者随机位点。
对于不同的成像方式最终局部放大的对比图我们可以看出,CM30拥有的4倍物镜成像分辨率丝毫不逊色于10倍物镜。其秘诀就在于它独家的反射斜照明成像,是一种更加易用的立体成像方式。无论是对比于DIC成像还是浮雕相称的成像方式,能够在实现立体效果的同时,降低操作难度,快速一步成像。


CM30一个视野大小可达2.84mmx2.13mm,相较于市场其他同类产品,视场范围提高至少四倍,在多点成像的基础之上还能轻松快速实现对全皿或者整板数据进行采集扫描。

目前主流基于阈值或AI探测的细胞计数在荧光图像中比明场图像中准确度高得多,但是荧光的长时间大量照射对于细胞的损伤是巨大的。而CM30特殊的成像方式使得细胞和非细胞区域的灰度值差异性大,因此非常适合用于AI训练。CM30自动计数得到的生长曲线可用于划痕分析,毒理测试及细胞培养条件探索。
图:CM30AI分析的融合度、细胞计数、集落计数结果
图:96孔板中多组细胞生长曲线数据分析结果
经测试验证,CM30智能辅助的细胞工作流中,能够有效节约单克隆抗体开发人员60-80%的时间精力,有效缩短工作周期。
作为细胞实验的小助手,CM30在科研和生产领域有哪些应用呢?它可用于干细胞增殖分析、原代细胞培养、划痕实验、毒理测试、3D细胞球生长监控等诸多应用方向,有效提高实验效率,为细胞质量控制和监控提供了一站式的解决方案。
划痕实验是实验室中常见的操作,但是在操作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诸多细节问题,但这些细节通常会对实验结果有很大的影响。
图:划痕实验中使用CM30去验证细胞在不同药物影响下的迁移率
在3D细胞培养监控中,CM30系统可以成功地对多孔板中的细胞球进行成像。它的主要优点是细胞可以在培养箱中保持不受干扰,减轻了成像过程对球形形成的影响。同时这个过程中只需要设置一次聚焦位置,就可以保持多日,不需要特别复杂的操作。这对球形肿瘤模型的药物筛选尤其重要。(以下视频由CM20拍摄。)

在进行原代细胞培养的实验流程中,我们通常很难捕捉到原代细胞的生长过程。但是CM30可以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有效改进原代培养工作流。长期没有晃动的细胞培养环境更有利于原代细胞的获取。白色箭头为原代培养中CM30监测到源于骨髓的间充质干细胞。

话说回来,最近一直听闻很多实验室小伙伴都会担心,未来的AI是否会抢占很多生物人的工作岗位。其实换个角度,未来的大量高重复度的工作逐渐被AI所替代更是一件好事而非内卷。就比如我们传统生物实验中一直需要进行大量细胞计数工作,当有一个可以选择的机器去高通量完成时。从繁重的工作负担中解放出来的科研工作者们就有更多的时间精力用于更加具有创造性的工作。让更宝贵的精力用于发现科学现象,思考与解决问题当中。
至少,近在咫尺的一个场景可以想象一下。正当你考虑暑假计划的时候,不必再特意安排一天只是为了查看细胞状态。CM30的AI自动细胞计数,7×24h工作,不间断帮助你轻松get细胞数据!
也许未来,不只是细胞监控,细胞的传代,换液都可以自动化进行,何不先行体验!6月29日晚上十点,Evident产品专家会为您详细解读更多CM30相关信息,欢迎点击此处报名参加!(会议语言:英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