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智听自然,声动未来:沃德精准亮相"声景中国"研讨会

2025-07-10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279

近日,我司应邀参与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华环保联合会青少年环境友好行动委员会(ACEF-YEFAC)、声音艺术博物馆等机构联合主办的 “声景中国” 自然声景保护跨界研讨会。

本次会议聚焦人工智能在自然声景监测中的创新应用,致力于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声音艺术创作的深度融合,积极探索自然声音监测公民科学活动的开展模式,并为自然声音数据库的标准化建设搭建交流平台,最终以科技与艺术的双重力量支撑生物多样性研究,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
 

自然声景:不可替代的生态瑰宝​
当我们踏入森林秘境、漫步海岸之滨或登临山间旷野,耳畔回荡的鸟鸣啾啾、海浪澎湃与风声飒飒,实则是大自然馈赠的珍贵资源。这些纯粹的自然声景不仅能为人们带来心灵的宁静与放松,更承载着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信息。然而,在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大量自然声景正逐渐被喧嚣的城市噪音吞噬,其消失的速度令人忧心。​


跨界智慧碰撞:研讨会带来的启示​
研讨会上,来自科研、环保、艺术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分享了自然声景保护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我们了解到,高精度录音设备与人工智能分析技术的结合,正成为记录和解析自然声景变化的有力工具。这一技术手段不仅能帮助科研人员更精准地把握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还能为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同时,声音艺术家们通过将自然声景融入音乐创作与艺术展览的创新实践,成功搭建起公众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情感桥梁,有效激发了社会大众对自然保护的关注与热爱。这种跨界合作的模式,为自然声景保护工作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与思路,展现了多学科协同发力的巨大潜力。​


守护声景的多重价值,自然声景保护的意义深远而多元
生态保护层面: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构成要素,自然声景的完整性是生物多样性得以维系的关键标志,保护自然声景就是守护生态平衡的基础。​

心理健康层面:多项研究证实,持续接触自然声音能够显著降低人体的压力激素水平,提升幸福感与心理韧性,为现代社会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天然的缓解途径。​

文化传承层面:众多地域的传统音乐、民间故事与口头传说都深深植根于当地的自然声景之中,保护这些声音遗产,便是守护文化多样性的源头活水。​
结语​
自然声景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守护这份财富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此次研讨会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自然声景保护需要政府、科研机构、企业、艺术界及公众的共同参与。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力量加入到自然声景保护的行列中,以科技赋能、以艺术传情,共同守护这片土地上的声音记忆,让自然的交响永续回荡。
相关资讯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