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促进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多学科领域的交流与融合,展示前沿科研成果与最新应用进展,“2025年高光谱测量技术及应用学术交流会”将于 2025年8月18日举办。本次会议将继续围绕高光谱遥感基础理论、技术发展与应用实践等内容,邀请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专题报告与经验分享,助力科研人员拓展视野、深化合作。
会议背景
高光谱遥感技术作为遥感科学的重要分支,因其丰富的光谱信息获取能力,已在农业、林业、生态环境、土壤科学、水色遥感、大气监测、材料识别等诸多领域展现出重要价值。通过对连续细致的光谱信息进行采集和分析,高光谱遥感不仅提升了地物识别的精度,还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多维度的数据支撑。
近年来,随着仪器性能提升、数据处理算法进步及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的发展,高光谱遥感的应用边界不断拓展。为此,本次交流会旨在搭建开放共享的平台,聚焦高光谱测量领域的热点问题与实践经验,推动该技术在更广泛场景中的创新应用。
会议时间与形式
会议时间: 2025年8月18日
会议形式: 线上会议
会议费用: 免费参加
会议目的
·分享高光谱遥感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应用案例
·探讨仪器使用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思路
·提升科研人员在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方面的综合能力
·推动高光谱遥感与其他遥感技术的融合发展
会议内容
·高光谱遥感的关键科学问题与发展趋势
·高光谱测量原理与方法进展
·高光谱数据处理与分析应用
·高光谱与激光雷达等多源数据融合研究
·高光谱仪器实用技巧与案例分享
会议日程
2025年高光谱测量技术及应用学术交流会 |
|
孙宝宇 总经理 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
9:00~9:05 |
致辞 |
|
肖青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
9:05~9:45 |
遥感试验场数字孪生研究 |
|
宋开山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9:45~10:25 |
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农业生态与水环境关键要素的应用 |
|
10:25~10:35 休息时间 |
|
康孝岩 助理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10:35~11:15 |
多粒度光谱分割技术:理论、方法与应用 |
|
孙宝宇 总经理 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
11:15~11:55 |
基于光谱技术的生态多要素立体观测方案及应用实践 |
|
休息时间 | |
简季 教授 成都理工大学 |
13:30~14:10 |
土壤重金属高光谱特征波段查找方法 |
|
胡昊 副研究员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数字农业研究所 |
14:10~14:50 |
基于光谱指数和机器学习的油菜产量估算 |
|
韩善龙 低空遥感工程师 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
14:50~15:30 |
“空-地”高光谱遥感监测技术设备的升级 |
|
15:30~15:40 休息时间 |
|
江澄 研究员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
15:40~16:20 |
面向复杂地形环境的“光谱+”目标智能提取 |
|
代晶晶 研究员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
16:20~17:00 |
高光谱遥感找矿新进展与新趋势 |
|
赵玉金 副研究员 中科院植物所 |
17:00~17:40 |
植物多样性多尺度遥感监测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
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ASD 公司
Resonon 公司
Itres 公司
报名方式
请添加工作人员微信,邀请您进入此次会议交流群会议链接届时将在群内发布
或关注“理加联合”公众号,后台,发送“参会”,获取报名方式
专家简介
肖青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肖青,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研究方向为定量遥感,重点开展遥感机理、遥感实验和真实性检验等方面研究。先后主持承担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基金、部委和地方科技项目十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参与出版专著5部,申请软件著作权5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0项。
宋开山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宋开山,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吉林省B类人才、入选吉林省“长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中国科学院“海外人才计划”。担任吉林省生态环境遥感大数据重点实验室主任,吉林省遥感学会理事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Remote Sensing、Sensors、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等期刊编委。长期从事水环境与农业生态遥感研究,累计发表SCI论文260余篇,包括GCB、RSE、WR、EST、ESE、ISPRS、Science、Nature等期刊,11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3篇入选热点论文,被包括Science、Nature、PNAS及Nature Geo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Sustainability等重要期刊引用9000余次,H=53。2021-2024年期间连续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4年入选终身科学影响力榜单。
康孝岩 助理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康孝岩,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兴安岭地球关键带与地表通量观测研究站办公室主任。在国内外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24篇论文,其中SCI收录16篇。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 RSE、CEE、CEA、CropJ 等农林生态主流SCI期刊上发表7篇研究论文。主持和参与4项国家级项目。在 Remote Sensing、Agriculture、Drones、ASR、Int. J. Biometeorol.、《植物生态学报》等期刊担任审稿人,累计完成50余篇稿件审理工作。
简季 教授
成都理工大学
简季,教授 / 博士(后),现任职于成都理工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担任中国测绘学会第九、十届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任职于中科越秀(广州)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参与 GIS 等相关项目,2002年起在成都理工大学工作,2012 年晋升教授,讲授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等本研课程,指导多名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定量遥感与高光谱遥感应用、地理信息工程及地质体三维重建,主持或参与 20 余项省部及横向项目,获国土资源部科技二等奖等多项奖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多篇相关领域论文。
胡昊 副研究员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数字农业研究所
胡昊,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基于低空无人机的作物光谱、叶绿素荧光、红外热成像的研究和应用,先后主持国家973项目专题、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子课题、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基础公益计划、浙江省三农九方等国家、省部级项目,截至目前共发表学术论文20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12篇,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登记软件著作权6项。
江澄 研究员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江澄,现任职于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担任研究员,主要从事航天光谱探测、遥感技术等领域研究,致力于研发高时空分辨率等特性的光谱探测仪器,推动 AI 与科学仪器融合,在 EPR 分析和单晶结构解析等方面有突破,开展流域水环境遥感监测等研究,推广遥感卫星应用,发表多篇相关学术论文,参与多项遥感器研制项目。
代晶晶 研究员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代晶晶,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在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松潘-甘孜成锂带、华南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区等地区开展遥感找矿与环境调查研究工作。作为第一负责人独立承担国家863重点项目子课题、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深地专项专题、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等11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迅作者发表论文33篇,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获软件著作权4项,培养硕士研究生6名;参与完成的“我国三稀资源战略调查与评价”、“西藏甲玛3000米深钻”项目分别获2006年、2020年中国地质学会十大地质科技进展;任“矿床地质”刊物编委。
赵玉金 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赵玉金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首席,植物生态学报青年编委。主要从事植物物种多样性遥感监测,生态遥感、草原灌丛化等研究工作;主持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和青年基金等项目5项;以第一/共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Earth's Future、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等期刊发表论文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