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易科泰多套植物表型分析设备落户华中农大

2025-09-11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62

      近日,北京易科泰生态技术有限公司顺利完成华中农业大学多套植物表型分析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助力其在叶绿素荧光成像、多光谱荧光成像、GFP&YFP植物活体成像、紫外-可见光反射光谱等多种植物表型技术上的应用和升级。
      易科泰植物表型系列设备的安装将全面助力华中农大通过多种非接触、高灵敏度的技术手段研究植物生理生态、胁迫生理与抗性、光合效率等,为作物光学机理研究、现代化分子育种、作物胁迫与抗性检测、植物病害与病例检测、植物初级代谢与次级代谢等研究提供国际认可的高清图像和参数指标。

产品应用案例
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
      文章利用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研究了盐、温度、干旱胁迫下的西瓜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提供了 “高时空分辨率、非破坏性、多维度” 的光合生理数据:如Fv/Fm(PSII 最大量子产率)揭示PSII反应中心的完整性——低温胁迫下Fv/Fm从 0.81 降至 0.45,证明低温对 PSII 的破坏最严重;Rfd作为 “光合活力指标”,在三种胁迫下均显著下降,且低温下下降最明显,直接关联幼苗生长抑制。其不仅实现了“盐、温度、干旱胁迫的动态监测与区分”,还筛选出可实际应用的胁迫指示参数,为“智能育苗的胁迫预警”提供了技术依据。

多光谱成像技术:
      传统病害检测依赖肉眼观察症状,西班牙的科研团队发现Dickeya dadantii感染早期(3dpi)或低剂量感染时,叶片仅局部出现轻微褪绿,肉眼难以识别;而 FluorCam 的多光谱荧光成像(MCFI)技术可通过荧光信号的细微变化,实现超早期、局部感染的检测:例如F440/F520比值在感染区显著下降,可作为细菌感染的“生化标志物”,最终使接种区分类模型准确率达到 96.5%(LRA)-99.1%(ANN)。MCFI既通过荧光信号揭示感染对次生代谢的调控机制,又为机器学习模型提供不可替代的生化特征,最终实现对甜瓜细菌性病害的早期、局部、高精度检测,为精准农业和植物育种中的病害筛查提供技术支撑。

GFP植物活体成像技术:
      科研人员利用FluorCam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量化分析细胞死亡程度,同时用FluorCam的GFP植物活体成像功能量化病毒复制水平,为ANL(古老自主型NLR)及CC^A(ANL的自活性卷曲螺旋结构域)的功能验证提供客观量化数据:一方面,在细胞死亡相关实验中通过测量叶片的量子产率(Fv/Fm)来量化细胞死亡程度,避免主观观察误差,例如明确CC^A309磷酸化模拟突变体会显著降低细胞死亡、EGTA和LaCl3处理会抑制CC^A309诱导的细胞死亡,且ANL介导的细胞死亡不依赖helper NLR;另一方面,在抗病性检测实验中,通过量化携带GFP的马铃薯X病毒(PVX:GFP)的荧光强度来反映病毒复制量,证明CC^A309和ANL620能像已知抗病基因Pvr4一样有效抑制PVX复制,从而验证CC^A/ANL诱导的细胞死亡与真实免疫防御反应相关,而非单纯细胞毒性。

反射光谱技术:
      文章通过获取盐胁迫下水稻叶片的光谱反射率数据,为水稻耐盐性筛选、QTL(数量性状位点)定位及耐盐品系的生理机制解析提供数据支撑。例如,NDVI(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反映叶绿素含量,CR47 在盐胁迫下 NDVI 无显著下降,证明其能维持较高叶绿素水平,减少光合系统损伤;PRI(光合反射指数)反映光合光利用效率,CM6的PRI相对值更高,说明其光合效率受盐胁迫影响更小。其避免了传统破坏性采样对植株的损伤,又能动态追踪盐胁迫下水稻生理状态的变化,是连接植物表型观测、遗传定位与机制解析的关键工具。

      北京易科泰是国内技术领先的植物表型分析技术企业,致力于生态-农业-健康研究监测技术的推广、研发与服务,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植物表型分析技术方案:
  • FP/AP系列手持式叶绿素荧光仪
  • FluorCam系列叶绿素荧光/多光谱荧光成像仪
  • FluorTron系列叶绿素荧光/多功能高光谱成像系统
  • PhenoPlot®-SIF轻便型高光谱成像技术
  • PhenoTron® PTS植物表型成像分析系统
  • ET-LEDIF叶绿素荧光监测系统
 
相关资讯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