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践行创升中国:由中高端国产交付观徕卡本土创新之路

2025-09-23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88

近日,徕卡显微系统(上海)贸易有限公司的首批国产中高端产品——DM4/6/i8显微镜正式下线交付,标志着其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迈入了全新阶段。百余位用户代表和政府部门领导受邀走进上海金桥工厂,与徕卡团队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的里程碑。
 

媒体交流
由左至右:徕卡显微系统中国区总经理章越、徕卡显微系统CFO兼全球财务副总裁
Gianmarco Cicuzza、徕卡显微系统CTO兼全球研发副总裁Dirk Voelkel、
徕卡显微系统全球总裁Annette Rinck
 
庆典结束后,徕卡显微系统全球总裁Annette Rinck女士、CTO兼全球研发副总裁Dirk Voelkel先生、CFO兼全球财务副总裁Gianmarco Cicuzza先生和中国区总经理章越先生就徕卡多年来的本土化实践成果和未来愿景,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与分享。
 
 
丰富用户选择,提升服务质量
 
“中高端”和“国产”显然是本次交付中最重要的关键词。一般来说,显微镜产品的划分通常基于价格。近年来,徕卡已经陆续实现了多款显微镜的本土化生产,包括Visoria B/M/P实验室显微镜、Mateo系列数字式倒置显微镜以及M320 F12动物解剖手术显微镜等等,而本次交付的DM4/6/i8显微镜则真正首次展现了中高端产品的本土化制造能力。
 
DMi8倒置显微镜是一款备受实验室欢迎的智能自动化活细胞研究平台,具备样品概览、自适应加水浸润、图像优化和徕卡THUNDER成像等先进技术,能够简化复杂的工作流程,产出高质量的结果,并且可以根据研究需要量身定制解决方案。DM 4/6系列正置显微镜的应用范围覆盖了生物学、临床以及工业等热门研究领域,具有图像摄取时间短、分辨率高,操作简单等优势。
 
对于用户而言,这些产品的国产化意味着更多、更好的可选项和更敏捷、更优质的支持服务。章越先生介绍说:“在本土化方面,徕卡一贯秉持的是结合中国速度和德国品质,依托中国的供应链优势,加快核心部件的国产化,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同时也致力于提高响应速度,更好的服务中国的客户。
 
 
“德国精工”融合“中国智造”
 
作为一家拥有170余年技术底蕴与实践经验的德国企业,徕卡无疑是全球显微成像领域的重要引领者。多年以来,徕卡一直将中国视为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持续增加在华投资,并基于“健康中国2030”和仪器领域的重要国家战略,顺势而为,积极推进本土化能力建设。对于中国市场的战略价值,Annette Rinck女士表示:“中国是当前全球先进科学仪器市场中发展最为迅速、最具活力的市场之一。徕卡大力投资于生命科学、健康以及高科技制造业等领域,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中国市场对高性能显微镜学产品的需求,更重要的是立足于中国,更好地服务全球市场。
 

徕卡显微系统全球总裁Annette Rinck
 
当谈及徕卡中国本土化战略的决策和挑战时,Dirk Voelkel先生解释说:“我们的初衷是更加贴近中国这一最大的显微镜学市场,从而更好地支持本土客户。这其中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让所有产品都保持超高水准的质量。”一方面,徕卡充分利用了丹纳赫业务系统的规范性流程来确保整个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同时,在团队建设方面,公司也带来了全面的知识和经验,以保证全球统一的高标准。“质量毫无疑问是徕卡品牌价值中最重要的部分,我们向来以业内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定期审计,旨在让用户获得性能表现更好的显微镜,这一点无论是在全球还是中国,都是一以贯之的。”Dirk Voelkel先生补充道。
 
产品的本土制造涉及到一整条供应链的建设,而中国恰恰拥有全球最完善供应链体系。Annette Rinck女士对其的评价是“基础坚实、全面优质”。她强调:“如果能够良好地利用这样的供应链体系,并且以此为基础继续拓展,所带来的收益将远不止节省成本这样简单。它让我们能够深入市场,管控外部的影响因素,这对于我们的全球战略也是相当重要的。
 
据章越先生介绍,目前徕卡显微镜产品的零部件国产化比例随时都在变化,公司计划在未来的3-5内,达成双80%目标,即80%在中国销售的产品实现国产化,且产品中80%的部件同样在中国生产。
 
 
坚定践行创升中国战略
 
在徕卡的本土化进程中,生产转移仅仅是一个开始,本土化的创新才是重中之重。2019年,徕卡在苏州成立了首个创新中心,其多项创新成果已被应用到全球市场,正在服务世界各地的用户。2022年,丹纳赫集团提出了“创升中国”战略,同样充分体现了“创”在未来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如今,除了在苏州的传统创新团队的稳步推进之外,徕卡还在上海打造了另一个新颖、敏捷的轻量化创新团队,能够更敏锐地洞察用户需求,并迅速转化成为产品,例如由本土研发,近期推出的Edu Tree显微互动教学系统,其毫秒级的响应时间将大大提升教学过程中的互动能力和效果。
 
“创升中国”,重在于“创”。“对于在中国进行本土化,我看到的是大量的机会,因为当下的中国拥有巨大的创新潜力。” Annette Rinck女士说:“我们正在投资于中国团队的人才建设,以及多个领域内的创新能力,比如AI和数字化等等,这对于更好地满足未来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徕卡显微系统CTO兼全球研发副总裁Dirk Voelkel
 
回望徕卡长达176年的发展历史,是否还有创新的空间?这是Dirk Voelkel加入徕卡时思考过的问题,而问题的答案无疑是有,而且非常广阔!他说:“我们还有很多创新可以做,比如将世界高端、一流的光学技术,与高速相机、高速电子设备相结合,就能够应用于AI等智能化成像分析领域。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也将持续地催生出更快、更高效,而且成本更低的解决方案。这就是我们,包括中国和全球的团队正在做的。
 
2026年5月,徕卡中国全新的研发制造中心即将逐步开始投产,并于当年年底完成搬迁。据章越先生介绍,新中新启动以后,一方面将极大地扩充徕卡的生产制造能力,加快已转产产品的落地,并大幅的提升生产速度;另外一方面则将进一步整合资源,以更加强大的团队投入到研发之中,并结合中国独有的优势,淬炼出更多创新解决方案。
 
 
赋予用户前所未有的能力
 
我们坚信我们的创新成果能够赋能客户,让他们获得前所未有的能力,去解决原本无法触及的问题。”交谈之中,Dirk Voelkel先生的这句话让人颇有感触,饱含着对未知与探索的热忱。未来,徕卡仍将在全球范围内着力推进生命科学、医学以及制造业这三大领域的大规模创新。
 
同时,作为企业,我们也肩负社会责任。” Annette Rinck女士补充说:“我们将继续支持下一代的年轻研究者,倾听他们的灵感,并将其转化成实在的创新成果。让新一代的中国智慧,能够惠及全球的客户。
 
 
开放合作,拥抱竞争
 
面对中国市场上日益激烈的竞争,Dirk Voelkel表示,无论在哪一片市场,竞争都是正常的。在如今这样技术快速迭代的环境下,徕卡的目标是始终走在显微镜学的前沿,为用户提供业内更好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此次行程,我们的中国团队着实让人印象深刻,他们对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抱有坚定的信念。与此同时,今天的用户代表发言也让我们领略了中国用户热情。因此,我对未来是充满信心的!”Dirk Voelkel说。
 

徕卡显微系统CFO兼全球财务副总裁Gianmarco Cicuzza
 
作为丹纳赫集团旗下的“百年老店”,已在中国深耕40个年头的徕卡无疑在竞争中掌握着诸多优势。然而,近年来新兴技术的快速涌现,几乎无差别地冲击着所有领域的头部企业。能否保持开放,快速反应,将决定企业在未来竞争中的位置。
 
我个人非常热爱竞争,因为竞争能够激励我们不断贴近客户,了解他们的需要,从而不断地进步。”Annette Rinck女士补充说:“中国,作为一个强有力的创新中心,必然存在激烈的竞争,这也必将激励我们开发出更好的产品。我对此也非常有信心,并且期待中国市场的发展能够惠及全世界。
 
 
下一个,值得期待
 
金秋九月,2025已过三季,年内是否还能见证下一款高端显微镜产品的国产交付?在此前的资讯中,徕卡曾提到将于本年度实现STELLARIS共聚焦显微镜的固定谱线和白激光两大系列的国产交付。这款发布于2020年的旗舰产品在过去的5年中不断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其国产化着实令人期待。
 
相关资讯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