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行业规范与临床突破 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干细胞临床应用学术会议”在京举行
“中国干细胞之父”吴祖泽院士出席演讲
本网北京10月18日电 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共同主办,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理论与实践创新分会、中国健康管理协会生物治疗分会、北京积极心理学协会共同承办的“2025干细胞临床应用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我国干细胞研究奠基人吴祖泽院士、传染病学专家王福生院士等20余位知名专家出席会议并演讲,260余位参会嘉宾齐聚一堂,共议中国干细胞事业发展大计。会上,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和中国健康管理协会联合发出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10月10日颁发的<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管理条例>倡议》。
此次会议针对行业内关注的四个问题设置内容。一是中国干细胞事业发展到了什么阶段?科研进展、立项备案的程序和要求是什么?二是干细胞治疗慢性病的临床应用研究,处在什么阶段?效果怎么样?三是高品质干细胞是什么标准?应用干细胞时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四是干细胞康养与其他传统康养方式是什么关系?
根据上述关切,会议设置了四大核心板块:政策法规深度解读、临床应用成果共享、细胞质量优劣鉴别及康养融合路径探索。清晰地回答了社会对干细胞发展阶段、临床疗效、质量标准及康养融合的广泛关切。我国干细胞研究在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方面已取得长足进步,正步入健康应用研究发展的新阶段,但仍面临政策认知模糊、市场行为需规范等挑战。
从上世纪初苏联专家提出“干细胞”概念,到世界生物学界专家共识认可,并从实验室研究到临床应用研究,干细胞基础理论研究体系建设发展历经百年。我国干细胞研究是以军事医学科学院吴祖泽院士,针对原子弹核武器对人体损伤后,细胞如何修复、如何治疗、如何再生问题进行奠基研究,至今已近70年。1980年,吴祖泽院士用胎肝造血干细胞成功治愈了世界第一例重度放射病人,从此,开启了世界造血干细胞治疗该病的新纪元。吴祖泽院士是我国干细胞研究的开创者,干细胞研究路径规则、发展规划制定的领航专家。这是他近年来首次出席此类会议,并做了《进一步发挥研究型医院在细胞治疗研究与转化应用中的示范作用》的报告,这是近几年来吴院士一直以来的期盼。王福生院士等临床专家分享了干细胞在肝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
本次会议通过权威解读与前沿研讨,为干细胞领域的科研、临床与政策制定搭建了高端交流平台,将有力助推我国干细胞事业的规范化进程与创新突破,更好地服务于“健康中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