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孚迪邀您参加创新药研发策略与技术前沿论坛
2025-10-23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90
共探新径!
创新药研发策略与技术前沿论坛
全球制药行业将创新药物研发作为核心焦点,这一趋势由生物医学技术的进步、监管创新以及未满足的医疗需求所推动。行业格局在首创疗法和突破性技术的推动下,持续演变,充满竞争和机遇。
下一代创新药,区别于传统小分子和单抗等药物,是基于全新作用机制、复杂工程技术和深刻生物学见解开发出来的一类具有突破性治疗潜力的创新疗法。
抗体药:ADC/TCE/双抗/多抗
2025年上半年我国创新药对外授权交易近660亿美元,超过去年全年。其中ADC(抗体偶联药物)与双抗(双特异性抗体)占据中国创新药BD交易总金额的近60%。近日百利天恒与BMS合作开发的双抗ADC药物iza-bren正式触发2.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刷新了目前中国ADC药物出海项目中最大金额的单笔里程碑付款,具有标志性意义。
任何技术的出圈都不是偶然,而是由其“底层逻辑”决定的。不论是ADC还是TCE的成功出圈,都印证了这一点。
靶向蛋白降解
PROTAC技术目前在肿瘤领域布局最为广泛,在自免、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当前最受关注的靶点包括雌激素受体(ER)、雄激素受体(AR)、IRAK4、BRD4、CDK、STAT6、BTK等等。虽然PROTAC技术目前还面临着成药性的多维考验,但随着E3连接酶配体库的拓展,组织特异性递送等技术突破创新,这场“降解革命”将为人类健康带来新曙光。
KT-621是由Kymera Therapeutics开发的首创口服STAT6降解剂,靶向IL-4/IL-13信号通路的核心转录因子STAT6,用于治疗Th2炎症相关疾病。其近期公布的Ⅰ期临床数据极大超出预期,KT-621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与安慰剂无异,且在低剂量下就能在血液和皮肤中完全降解STAT6,显著降低多种Th2生物标志物。基于当前数据,KT-621展现出巨大的临床潜力,市场前景极为广阔,或将成为第一款百亿元PROTAC药物。
免疫细胞疗法
随着免疫细胞疗法(以NK细胞、CAR-T细胞、CAR-NK细胞等为核心)的不断发展,其在肿瘤治疗领域凭借“精准靶向、副作用低”的显著临床优势,已然成为该领域的关键核心突破口。目前,整个行业正逐步从“技术探索”阶段迈向“规模化临床应用”的全新发展阶段。
9月20日,5款CAR-T疗法全部通过了商保创新药目录专家评审,大力推动着细胞治疗行业的发展。此5款CAR-T细胞药品分别是:伊基奥仑赛注射液(驯鹿生物)、阿基仑赛注射液(复星凯瑞)、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科济药业/恺兴生命)、瑞基奥仑赛注射液(药明巨诺)和纳基奥仑赛注射液(合源生物)。
为共同探讨以抗体药物、PROTAC技术以及细胞治疗等创新药物为代表的前沿领域,共同分享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我们诚挚邀请您参加10月31日瑞孚迪(Revvity)在上海举办的“共探新径:创新药研发策略与技术前沿论坛”。
主题一
Biology-Driven Drug Discovery: Cytotoxic Lymphocytes in Cancer and Autoimmunity
NK细胞和T细胞在抗肿瘤免疫中扮演关键角色,但激活机制不同。T细胞依赖TCR和共刺激信号(如4-1BB、CD28)激活,增强存活、增殖和功能。NK细胞的活性是由一系列激活受体和抑制受体之间微妙的平衡所决定的,这些受体共同决定了该细胞是否会启动细胞毒性反应和细胞因子的产生。来自剂泰医药药物研发生物部负责人的韩鸿雅博士将对癌症与自身免疫中的细胞毒性淋巴细胞的信号传导机制及其驱动药物研发展开深入介绍。理解NK细胞和T细胞不同的信号传导机制有助于开发下一代强大免疫治疗靶向药物,如双特异性T细胞接合剂、阻断抑制信号的检查点抑制剂和激活NK细胞的治疗性抗体以及CAR-T/CAR-NK等细胞治疗药物。
主题二
多域生物药的代谢和分析策略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创新药已成为全球各知名药企的关注焦点,其中,双抗药物因其与传统的单克隆抗体相比,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可能的更强疗效以及潜在减少药物副作用的优势,而倍受药企的青睐。然而,由于双抗类需同时结合两种抗原或同一抗原的不同表位,经结构改造后的双抗分子其结构相较于单抗要更为复杂,这使得对双抗分子的代谢也变得更为复杂。对此来自齐鲁创新药物研发中心的高级科学家郑威将结合实际研发过程中的经验,展开了对双抗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药代动力学研究策略,药代动力学分析方法的介绍,旨在为大家提供实用的知识与研发思路。
主题三
Exploration of novel E3 ligase to support targeted protein degradation (TPD) drug discovery
人类基因组编码至少600种E3泛素连接酶,其中两种复合体(即CUL4-CRBN和CUL2-VHL)在靶向蛋白质降解(TPD)领域被广泛使用。这引发了人们对靶点多样性、特异性和药物抗性等问题的担忧,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可配体化的E3泛素连接酶,以支持TPD药物发现。来自药明康德高级总监,General Biology Assay Platform负责人孙凌冰博士将分享作为一种概念验证,基于亲和力的DNA编码库(DEL)筛选方法助力探索目标蛋白的配体可及性,并有望发现针对新型E3泛素连接酶的新型配体和PROTACs。现已基于此方法发现潜力分子GID4 E3泛素连接酶,并成功设计出GID4-BRD4 PROTACs。值得注意的是,GID4 E3泛素连接酶也在另一项独立研究中得到证实,可被用于蛋白质降解(Li et al., Nat. Struct. Mol. Biol. 2025)。
此外,来自瑞孚迪的技术专家王心媛和黄皓博士会分别就创新药领域的试剂产品(HTRF,Alpha等)应用方案和Signals软件平台带来主题报告。
时间:10月31日 14:00-20:00
地点:上海张江希尔顿酒店 三楼宴会厅


扫描二维码
一键直达【报名通道】,速索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