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资讯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前沿学术会议”第一轮通知

2008-07-03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7891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关于召开“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前沿学术会议”的第一轮通知

各位会员(单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有关企事业单位:

当今,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究的重大突破日新月异,研究成果目不暇接。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干细胞、人造生命、脑与神经生物学等已构成生命科学的前沿与热点研究。生物技术在解决人类食品、健康、环保、能源等问题,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为了促进我国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事业科技人员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知识更新,和对当地生物产业的快速提升,中国生物工程学会联合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宁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于2008年9月25日—28日在宁波市举办“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前沿学术会议”,大会主题是:加快知识更新、促进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欢迎广大科技人员踊跃报名参加。

本次会议我们邀请了杨胜利和管华诗等多位知名院士及多位资深专家对系统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海洋生物学、环境与健康、工业生物技术等领域的热点与前沿进行大会交流;并分设生命科学与基础研究、生物技术应用研究、生物技术项目洽谈三个分会场进行学术研讨和项目对接会。现将会议征文和会议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论文征文的范围、论文、摘要的要求和评奖
关于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近两年来的重大发现、重大技术、创新思路的论文、摘要等。

(一)、论文征集要求
论文所反映的学术信息和成果须是最新完成的,报送全文时须是未曾发表的论文。论文请勿涉及保密内容;请作者确保论文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文责自负。

(二)、论文格式要求
参加优秀论文评选请报送论文全文,其他参会论文可只报送摘要即可。文稿请用word录入排版。全文字数原则上不超过4000字,摘要一般在800-1200字之间。

(三)、论文(全文)结构请按下列顺序排列:
1.大标题;2.姓名;
3.作者单位及城市名、邮编;
4.(全文中的)摘要:300-500字,能反映论文的主要观点;
5.关键词:3-5个关键词,第1个关键词应为二级学科名称,学科分类按国家标准(GB/T13745-92);
6.正文:文中所用计量单位,一律按国际通用标准或国家标准,并用英文书写,如km2,kg等。文中年代、年月日、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仅报送摘要者不需要正文,但摘要字数应在800-1200字之间)。
7.参考文献:报送论文全文者须附有参考文献,文献著录格式如下:
(1)著作:作者姓名,书名,出版社名,出版年月,页码(如有两个以上作者,作者间用逗号分开)。
(2)期刊:作者姓名,文章名,期刊名,年份,卷(期)、页码。
8.作者简介:请在文后附作者简介,原则上不超过100字,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务职称,专业领域,电话(手机),传真,电子信箱等。

(四)、优秀论文和论文摘要(专家定稿后)将在学会会刊“中国生物工程杂志”增刊上发表(2008年8月出版)。
1.会议拟嘉奖优秀论文。
(1)申请优秀论文评奖者,必须提供论文全文,并在论文上注明。
(2)年龄在40岁以下,获奖人为第一作者。
2.投送地址:请通过电子信箱投稿,邮箱:wanglq@mail.las.ac.cn
3.截稿日期:2008年7月20日前。

二、会议注册费标准
非会员每人1100元(可现场办理入会手续,交一寸免冠照片1张,填入会申请表,交会费),会员每人900元,硕、博生每人700元(凭学生证)。有关会议注册费汇款方式待正式通知时告知。

三、参会代表住宿、往返交通及会议考察费自理。

四、会议展览及赞助
有关科研成果、仪器(包括发酵设备等)、试剂产品均可入会展出,3000元/个展位(2X2)。
本次会议欢迎有关单位提供赞助,将在会议论文增刊中为赞助单位刊登广告和感谢信(并提供展位)欲参展和提供赞助者请与邵亚南、杨秀丽联系(电话:013906616030, 0574-87134807)。

五、联系方式
(一)、中国生物工程学会
联系人:王连琴 许夏君
电话:010-62539102 13466515109
传真:010-62562548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
邮编:100190
电子信箱:wanglq@mail.las.ac.cn;xuxj@mail.im.ac.cn

(二)、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联系人:江锦坡
电话:0574-87600167,013906626524
传真:0574-87600167
电子信箱:jiangjinpo@nbu.edu.cn
联系人:尹萍
电话:0574-87600551,013567432499
传真:0574-87608347
电子信箱:yinping@nbu.edu.cn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818号
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邮编:315211

(三)、宁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人:邵亚南、杨秀丽
电话:0574-87134807,013906616030
传真:0574-87113393
地址:宁波国家高新技术区木槿路65号
宁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邮编:315013
电子信箱:zhf@scientz.com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
2008年5月28日

点击下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前沿学术会议回执
相关资讯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