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454长测序平台用于蝴蝶基因组测序
袖蝶(Heliconius)基因组学会最近完成了红带袖蝶(Heliconius melpomene)基因组草图1,并与其他如蝴蝶品种H. timareta和H. elevatus及其他昆虫的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比较。 
Heliconius属包括近50种蝴蝶,几百种拥有不同色彩花纹。红带袖蝶H. melpomene的花纹在一些相关的蝴蝶品种中也存在,并其一股特殊的气味,因此被认为其花纹既可以吸引潜在配偶有可以抵御潜在的捕食者。
虽然已有一些蝴蝶不同品种间相互交配的证据,但没有证据表明这些种间交配对于蝴蝶获取适应性性状的重要性。为了解答这一问题以及其他有关蝴蝶生物学的问题,该国际团队提取了源于巴拿马的自交系红带蝴蝶的DNA,使用罗氏454长测序平台以及其他短测序测序平台的组合,以获得了269万条红带袖蝶基因组序列,完成了基因组草图的绘制。
测序数据达到基因组的38倍深度,推测出分布在21个染色体上的12,669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基于分析结果,发现袖蝶属(Heliconius)的蝴蝶经常随机的交换决定保护色图案的基因,这意味着种间交配在环境适应中的重要作用。即蝴蝶可以通过与其他品种的蝴蝶的交配,获取他们的保护色图案的基因,比自行从无到的进化过程更快。
该红带蝴蝶基因组研究的其他信息及完成基因注释的草图,将在ENSEMBL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