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资讯

“第一届亚太植物表型国际会议”圆满落幕

2016-10-26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6249

2016年10月19-21日,秋日的北京气候寒冷,但在蟹岛度假村三点钟会议室内却是热火朝天,来自13个国家67家单位的200多位参会代表共同参加了“第一届亚太植物表型国际会议”(1st Asia-Pacific Plant Phenotyping Conference, APPPcon)。

  

本次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和中国农业大学主办,由南京农业大学、慧诺瑞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和荷兰Phenospex公司协办。

会议开始,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张春义研究员主持,并邀请中国农业大学王喜庆研究员致开幕词。随后开始了两天26个报告的正式会议。


  

本次会议报告非常精彩,华中农业大学熊立仲教授、东京大学Ninomiya教授、法国农业科学院(INRA)Baret教授、中国科学院计算生物学研究所朱新广研究员、澳大利亚联邦与工业科学组织(CSIRO)Sirault教授、德国莱布尼茨植物遗传和作物研究所(IPK)Altmann教授、以色列希伯来大学Moshelion教授、中国农业大学王喜庆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徐云碧研究员、印度国际半干旱热带作物研究所Kholova博士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张春义研究员分别做了主题报告。

  

南京农业大学程涛教授和杨东雷教授、东京大学郭威博士和Noshita博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杨贵军研究员、法国农业科学院刘守阳博士、东北农业大学陈庆山教授、齐鲁师范学院路小铎教授、德国Fraunhofer协会集成电路研究所Gerth博士、浙江农业科学院徐沛研究员、华中农业大学杨万能副教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郭庆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冯露博士、山西农业大学张吴平教授和德国盖森海姆大学Selim博士等也都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本次会议的官方语言为英语,所有的报告和提问都用英语进行,现场气氛热烈、语言交流毫无障碍。

国际植物表型组织(IPPN)副主席、澳大利亚CSIRO高精度植物表型中心主任 Xavier Sirault教授评价说“第一届亚太植物表型国际会议为亚太地区植物表型的最新进展做了很好的总结。会议报告的质量很高而且覆盖面广,这为与会人员加强合作提供了非常好的环境”(APPPcon Beijing 2016 provided a great overview of current development in plant phenotyping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The talks were of good quality and diverse, which provided a conducive environment for developing prospective collaborations between attendees.)。


  

会议期间,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慧诺瑞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齐鲁师范学院、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东北农业大学和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等15家单位的代表还共同发起了成立中国植物表型组学协会(CPPN)的倡议,以便加强中国植物表型领域相关单位的交流合作、共同发展。

会议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10家表型组学技术相关公司还在会场布设展台展示了最新的植物表型相关技术,受到了与会人员的强烈关注。

10月21日下午,张春义研究员为本次会议做了总结并致闭幕词,并邀请下一届亚太植物表型国际会议的主办单位代表南京农业大学王秀娥教授做了介绍。第二届亚太植物表型国际会议(2nd Asia-Pacific Plant Phenotyping Conference)将于2018年秋天在南京农业大学举行,我们诚邀各界植物表型技术和表型组学代表届时参加。
 

相关资讯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