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S-ET 野外植物生理生态系统在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调试完成
EMS-ET野外植物生理生态系统是农业部学科群中采购的科研设备,植物生理生态监测系统由数据采集器、植物茎流传感器、植物生长传感器、植物叶绿素荧光监测单元、植物根系监测单元、TRIME-PICO智能土壤水分传感器、气象因子传感器、无线传输模块及数据下载浏览分析软件等组成,可长期置于野外自动监测植物生长状态、植物胁迫生理生态、植物水分利用等及与土壤水分和气象因子的相互关系等,适于农作物、园林园艺及林木的生理生态监测研究。
7月11日首先给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安装了该套仪器,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立的跨学 院、跨学科,相对独立的学术研究机构和多学科共享的研究平台,同时也为院校的水土保持研究所安装调试了同样的仪器。








下图是仪器测得的各项参数数据图表,为了各个数据的分析对比可以把数据模块化分类处理分析,分别为1、植物生理基础参数曲线图 2、生长气候 3、土壤及降雨监测 4、系统健康状态。
1、植物生理基础参数曲线图
该数据图表是玉兰树和苹果树所测径流参数和土壤水分的变化曲线图
叶温、植物冠层和土塘水分曲线图
PAR光合有效辐射传感器和土壤水分传感器的变化曲线对比图
2、生长气候
PAR、风速、空气温湿度
3、土壤及降雨监测
土壤水分、温度、电导率和降雨量
4、系统健康状态
上图是净辐射和光和有效辐射以及供电电压曲线图,从这个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整套系统的“健康”状况,
如果电压低于12V那么有的传感器可能所测数据会有偏差,同时对照净辐射传感器,可以看出是否是由天气因数导致的供电不足,以此判断并作出相应的供电处理,保障数据的正常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