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代谢可塑性作为新的治疗靶标
细胞在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其代谢程序面临着满足能量需求变化以及将代谢物引入新的合成途径的需求。这需要细胞具有代谢可塑性,以根据需要改变其功能,由此也为治疗干预提供了发现代谢靶标的新机会。这种细胞行为的最典型例子是人们所熟知的“温伯格”效应,即癌细胞表现出对有氧糖酵解明显依赖。重要的是,现在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类似的代谢改变也是广泛的非癌细胞所采用的生物学策略,以响应改变其功能的特定细胞信号。在本次网络研讨会中,我们将讨论几个例子,包括纤维化、血小板活化和免疫细胞活化,以及开发新的能够特异性靶向表现出代谢可塑性的细胞的代谢疗法的潜力。我们将通过外泌体介导的线粒体转移及其对炎症控制的潜在影响,介绍获得代谢可塑性的实例。
 |
Victor M. Darley-Usmar 博士 UAB线粒体医学实验室主任 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 | | |
|
通过此次网络研讨会,您将能够:
• |
了解代谢可塑性的概念 |
• |
查看相关测试方法示例 |
• |
讨论潜在的治疗策略和代谢疗法的评估
| | |
 |
2018 年 9月 26 日 (星期三)
太平洋夏令时间 1:30pm (洛杉矶)
美国东部夏令时间 4:30pm (纽约) | |
仅供研究使用。不用于诊断性操作。
扫描二维码关注安捷伦视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