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会议详情
会议时间:北京时间2022年12月22日上午11:00
主讲人:周文杰博士,上海交通大学
会议主题:声音通过皮质丘脑回路诱导镇痛
会议内容:我们很高兴邀请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首席研究员周文杰博士参加我们的“新视野”网络研讨会。音乐作为人类创造的一种结构化的声音,自古以来就被用来表达、唤起和传达情感。声音——包括音乐和噪音——可以缓解人类的疼痛。然而,目前尚不清楚镇痛的驱动因素,其背后的神经回路有待进一步研究。在本次网络研讨会上,周博士演示了音乐和噪音的镇痛效果取决于相对于环境噪声的低(5 db)信噪比(SNR)。
加入我们的网络研讨会,了解更多关于他的研究成果,在那里他结合了多学科的方法,使用病毒追踪,Inscopix自由活动钙成像显微镜成像,和多极电极记录自由移动的小鼠,以了解神经回路介导慢性疼痛潜在的抑郁,焦虑和疼痛处理镇痛。
2 报名方式
扫描下方二维码
立即报名登记本次网络研讨会!
3 作者简介
周文杰博士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首席研究员。2013年本科毕业于安徽大学生命科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2019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神经生物学专业,获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经过两年的博士后培训后,他于2021年晋升为中国科技大学研究副教授。2022年入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松江研究院。
主要研究方向:
1)慢性疼痛诱导和维持的神经回路;
2)支持慢性疼痛引起的情绪障碍(如抑郁和焦虑)的神经回路;
3)对慢性疼痛和情绪障碍的替代治疗(例如通过声音或光线)的神经机制。
通过使用多学科方法,结合病毒追踪、光遗传学、电生理记录和自由活动钙成像显微镜成像,他的研究揭示了介导慢性疼痛诱导的抑郁和焦虑的神经回路,以及潜在的声音诱导的镇痛。他在Science, Nature Neuroscience, Neuron, Cell Reports和JBC上发表了许多有影响力的文章。
4 【Science文章】带你从钙成像角度解读张智团队疼痛领域Science新作
对小鼠的新研究表明,声音缓解疼痛并不仅仅归因于压力减轻和注意力分散;一项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张智团队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刘元渊团队及安徽医科大学陶文娟团队合作的新研究,揭示了小鼠大脑中声音诱导镇痛的神经回路。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上,题为“Sound induces analgesia through corticothalamic circuits”。论文综合采用在体电生理记录、Inscopix自由活动显微钙成像、病毒示踪以及神经调控等手段,深入揭示了声音镇痛的神经机制。
虽然类似观察到的音乐引起的人类疼痛缓解机制可能比小鼠更复杂,但这一发现可能会激发未来疼痛管理干预措施的发展。众所周知,包括音乐和噪音在内的声音对人类有止痛作用。它在牙科手术中的止痛效果在50多年前首次被报道,并已被用作临床环境中缓解术后和手术疼痛的干预措施。它也越来越多地被用作慢性疼痛障碍的治疗方法。因为不同类型的音乐和声音可以平等地缓解不同个体的疼痛,音乐的固有特征或其他语境因素(不仅仅是音乐本身)被认为是推动这些疼痛缓解效果的因素。然而,潜在的神经机制仍然未知。
受人类观察结果的启发,周文杰博士和同事在小鼠后肢注射完全弗氏佐剂引起的炎症性疼痛中评估了这一现象。使用一系列方法,包括行为测试、病毒追踪、Inscopix自由活动显微钙成像和多电极记录。
研究人员发现,低信噪比(SNR)的声音——特别是声音强度比环境声级增加5分贝(dB)——通过抑制从听觉皮层到体感丘脑不同区域的输入而引起镇痛,具体取决于疼痛的部位。此外,对已识别环路的人工操作模拟并抑制了声音诱导的镇痛作用。
图 抑制听觉皮层对体感丘脑的输入驱动声诱导镇痛
这些结果可以为科学家提供一个研究的起点,以确定动物的发现是否适用于人类,并最终可以为开发更安全的阿片类药物替代品来治疗疼痛提供信息。
参考文献:
Wenjie Zhou, Chonghuan Ye, Haitao Wang, Yu Mao, Weijia Zhang, An Liu, Chen-Ling Yang, Tianming Li, Lauren Hayashi, Wan Zhao, Lin Chen, Yuanyuan Liu, Wenjuan Tao, Zhi Zhang. Sound induces analgesia through corticothalamic circuits. Science, 2022; 377 (6602): 198 DOI: 10.1126/science.abn4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