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遇见科学家》栏目,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该文章的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孟飞龙研究员做客南模生物直播间,为大家带来「B细胞抗体基因高频突变的DNA柔性基础」的线上课程,为大家介绍DNA力学性质等在AID活性调控中的作用,以及其对下一代抗体人源化小鼠模型设计的启示。通过本次的公益分享,以期与更多的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共同促进下一代抗体基因人源化动物模型的发展。
课程介绍
时间:2023年8月3日 19:00
主题:B细胞抗体基因高频突变的DNA柔性基础
1. 基于免疫学基础研究的抗体生物技术回顾
2. B细胞与抗体免疫学基础研究前沿进展
3. 下一代抗体人源化小鼠模型与抗体迭代结束展望
嘉宾简介
孟飞龙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研究组长
2003年于南开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09年于上海生化与细胞所获博士学位, 2009至2015年在哈佛大学医学院接受博士后训练, 2015年底加入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化与细胞所)任研究员、研究组长。
孟飞龙研究组主要从事B细胞抗体多样化研究,通过免疫学、生物化学、功能组学和合成生物学等方法,结合动物模型和人群样本,研究B淋巴细胞中程序性DNA损伤的靶向和解读分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抗体发现迭代技术。近五年,解决了抗体亲和力成熟中CDR区域特异性高频突变、抗体类型转换中方向特异性重组机制等领域经典谜题,揭示了DNA通过柔性行使非编码功能的新概念和鉴定了DNA损伤非同源末端连接途径新因子。代表性研究成果发表于Cell (2023)、EMBO J (2022)、Cell Res (2020)、Nat Commun (2020)、Cell Rep (2018) 等期刊;多次受邀或组织国际会议等,为国际期刊审稿;申请5项抗体技术专利。先后得到中组部海外引智计划(青年项目)、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基金委重大项目(课题负责人)、中科院青年创新交叉团队项目等资助;已培养博士、博士后9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