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浅谈肿瘤基因检测及靶向治疗

2019-10-12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4022

根据2019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恶性肿瘤死亡占居民全部死因的23.91%,每年恶性肿瘤所致的医疗花费超过2200亿元人民币,这其中相当一部分费用是用于肿瘤靶向治疗药物上。肿瘤靶向治疗相比于传统的化疗和放疗,精准度高,副作用较小,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得到相当程度的保持,前提是正确选择靶向药物及相应的检测方法。

目前国内已上市的肿瘤靶向治疗药物主要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比较常见的药物如下表所列:

 

那么如何正确选择靶向药物呢?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与靶向药物选择相关的最常见的8种基因突变:

1、 EGFR基因突变

约有30-50%的亚裔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检测为阳性,EGFR基因是患者接受EGFR-TKI靶向药物治疗的重要标志物,检测出EGFR突变,首选厄洛替尼、阿法替尼、吉非替尼治疗,也可选择奥西替尼治疗,如果病情进展,则考虑进行EGFR 耐药位点T790M检测,若T790M阳性可考虑奥西替尼治疗。如再次进展,考虑化疗或PD-L1疗法。

2、 ALK基因融合

EML4基因与ALK基因的融合是非小细胞肺癌中多见的融合类型,发生率一般为3-11%,多与腺癌、非吸烟和轻度吸烟者、年轻患者相关。克唑替尼对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效果显著,客观缓解率可达50-61%。阿来替尼的治疗客观缓解率可达82.9%,且可显著降低脑转移风险,也可换用色瑞替尼、布加替尼。劳拉替尼对于初治的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客观缓解率达到90%,疾病控制率达到97%。

3、 ROS1基因融合

ROS1基因融合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发生率约2-4%,主要发生于年轻、非吸烟的腺癌患者。克唑替尼对ROS1融合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也有效,客观缓解率达69.8%。如病情进展,可换用色瑞替尼或布加替尼。

4、HER-2基因扩增

大约20-30%的乳腺癌患者及4%左右的肺腺癌患者存在HER2基因的扩增或过表达,卵巢癌、膀胱癌、唾液腺肿瘤、子宫内膜癌、胰腺癌患者中也可检出HER2基因阳性,在女性、非吸烟患者较为常见。对于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是一线推荐药物。对于HER2阳性的肺癌患者,阿法替尼与T-DM1(Kadcyla,曲妥珠单抗-美坦新偶联物)都可以治疗。

5、BRAF基因突变

BRAF V600E突变在非小细胞肺腺癌中的发生频率约为2%。BRAFV600E突变意味着肿瘤恶性程度更高,基本对铂类化疗药不敏感。达拉非尼+曲美替尼联合疗法就是一种针对有BRAFV600E突变的癌症患者的治疗方法,其客观缓解率为63.2%,中位持续时间为9个月。

6、KRAS和NRAS基因突变

KRAS在中国非小细胞肺癌突变率小于5%,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约为30-55%伴有KRAS基因突变,约1-6%NRAS基因突变。RAS与BRAF基因突变都会导致EGFR靶向药物无效或者疗效差。西妥昔单抗仅对KRAS基因野生型的肿瘤患者有效,目前并没有治疗KRAS基因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药物。但临床前期试验表明NRAS突变对MEK抑制剂敏感,提示NRAS突变患者可能会受益于MEK抑制剂。

7、PIK3CA基因突变

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PIK3CA基因突变率约为3-5%,且多数含PIK3CA基因突变的患者有吸烟史。PIK3CA与EGFR基因共同存在突变则可导致耐药,影响EGFR-TKI的治疗疗效。乳腺癌中PIK3CA基因突变频率也较高,相对应的靶向治疗药物尚在临床试验中。

8、MET扩增或突变

MET扩增在初治的非小细胞肺癌中突变率约1-3%,MET突变与其它基因突变具有互斥性,具有肺癌MET突变的患者,没有其它的EGFR、ALK、ROS1、RET突变,但约15-20%的EGFR-TKI耐药患者可以检测到MET扩增。MET抑制剂包括克唑替尼和卡博替尼对携带MET突变的患者有效。

新羿生物助力肿瘤基因检测

新羿生物基于自主研发的新羿TD-1微液滴数字PCR平台,专门开发了针对上述基因检测的高精度试剂盒,为肿瘤患者及医生提供基因检测及用药指导参考,实现靶向治疗获益。










 
 

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