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慢性乙型肝炎诊断要点

2022-04-12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132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全球约有2.57亿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全球2015年约有88.7万人死于HBV感染相关疾病,其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死亡分别占52%和38%。

慢性HBV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大多数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病程长,早期诊断对指导临床实践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实验室检查、肝纤维化无创诊断、临床诊断要点进行总结。

实验室检查


1、HBV血清学检测

HBV血清学指标主要包括: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和抗-HBc IgM。

  


2、HBV病毒学检测

HBV病毒学检测主要包括HBV DNA定量、HBV基因分型、耐药突变株检测、抗-HBc抗体定量、HBV RNA定量、HBcrAg。

图片



3、生物化学检测

生物化学检测主要包括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ALB、GGT),凝血功能(PT、PTA、INR),甲胎蛋白(AFP)等。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技术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技术有APRI、FIB-4、肝脏硬度值测定、肝纤维四项,可初步提示肝纤维化程度。

图片

 

疾病分期



慢性HBV感染的自然史根据自然病程一般可划分为4个期:免疫耐受期(慢性HBV携带状态)、免疫清除期(HBeAg阳性CHB)、免疫控制期(非活动HBsAg携带状态)和再活动期(HBeAg阴性CHB)

 

临床诊断分类



根据慢性HBV感染者的血清学、病毒学、生物化学、影像学、病理学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在临床上可分为以下几种诊断。

图片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9,12(06):E001-E001.

[2]陆海英,徐小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解读[J].临床内科杂志,2020,37(08):540-542.

来源: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

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