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gleB快速单抗发现在猴痘抗体开发中的应用
2022-09-06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108
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 MPXV)属于正痘病毒属(Orthopoxvirus genus)。目前欧凯生物发现A35R、B6R、A29L、M1R 4个关键表位。
A35R与牛痘病毒(VV)EEV外膜特异蛋白A33R同源。牛痘病毒A33R是一种包膜病毒特异性蛋白,对A36R蛋白的病毒膜定位和酪氨酸磷酸化至关重要。A33R缺失会导致EV传染性降低。此外,A33R蛋白在牛痘病毒Ab抗性传播途径中起重要作用。当A33R基因被删除时,Ab抗性传播途径终止。
A29L是细胞内成熟病毒(IMV)表面包膜蛋白,与牛痘病毒(VACV)A27同源,在痘病毒科中广泛保守。对牛痘病毒的研究发现:A27蛋白在病毒生命周期中发挥多种作用如:与细胞表面硫酸乙酰肝素结合、调节膜融合以及介导成熟病毒(IMV)转运形成包膜病毒(IEV)。
M1R与牛痘病毒L1蛋白同源,是一种在成熟IMV颗粒表面发现的跨膜蛋白。由L1R ORF编码,高度保守,参与病毒粒子组装,在病毒进入和成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L1是诱导低pH触发的细胞-细胞融合所必需的,且对牛痘病毒复制至关重要。
B6R是宿主范围蛋白,位于细胞外包膜病毒粒子(EEV)的膜上,与牛痘病毒补体控制蛋白B5同源,参与补体激活的负调节。B5结合补体成分C3和C1q,阻断多个位点的补体激活,下调促炎趋化因子(C3a、C4a和C5a),从而减少细胞内流和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