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BCA 蛋白定量检测试剂盒实验蛋白浓度测定过程

2025-01-07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111

BCA蛋白定量试剂盒的原理是蛋白质分子中肽键结构在碱性条件下将二价铜离子还原为一价铜离子,一价铜离子与BCA分子形成紫色络合物。此络合物可用540-590nm波长检测,并在562nm处有最大的光吸收值。反应物的颜色和蛋白质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线性关系,故可以根据吸光度值的大小来测定蛋白的含量。蛋白浓度测定方法取适量未变性的总蛋白溶液,用 BCA 蛋白定量检测试剂盒测蛋白浓度如下:

1.配制蛋白标准贮备液

取1 mL蛋白标准配制液加入到蛋白标准品(BSA)蛋白标准管中,将25 mg蛋白标准品完全溶解,即得到浓度为25 mg/mL的蛋白标准贮备液。配制成的蛋白标准溶液可-20℃长期保存。

2.配制蛋白标准工作液

取适量25 mg/mL蛋白标准贮备液,用PBS或生理盐水稀释50倍,得到终浓度为0.5 mg/mL的蛋白标准工作液。注意稀释时按照10倍梯度方法稀释,确保稀释准确。

3.绘制标准曲线(酶标仪法)

将蛋白标准工作液分别按0、1、2、4、8、12、16、20 μL加到96孔板中,然后用PBS或生理盐水依次加20、19、18、16、12、8、4、0 μL将上述梯度工作液补足到20 μL。得到蛋白浓度依次为0、25、50、100、200、300、400、500 μg/mL的梯度曲线。

4.准备待测样品

将待测的蛋白样品进行适当稀释(可通过预实验检测,使样品蛋白浓度在标准曲线范围内,确保检测结果可信),按照每个样品20 μL的量加到96孔板中。待测样品与蛋白标准品用相同溶液稀释。

5.配制BCA显色工作液

将BCA试剂与硫酸铜溶液按照50:1体积比充分混合均匀,得到BCA显色工作液。BCA显色工作液可室温保存,24 h内使用。每个待测样品需200 μL,建议按需配制,避免浪费。

6.检测

向标准曲线样品孔及待测样品孔中每孔加入BCA显色工作液200 μL,充分混匀(可将96孔板放在振荡器上振荡30 s),37℃反应30 min后,以标准曲线0号做参比,在562 nm波长下比色测定,记录各孔吸光度值。(注:也可以在室温反应2 h,或60℃反应30 min。如果蛋白浓度较低,建议置于60℃反应)

7.计算

以标准曲线中梯度蛋白含量(μg/mL)为横坐标,吸光值为纵坐标,绘出标准曲线。根据所测样品的吸光值,在标准曲线上即可查得相应孔中待测样品的蛋白浓度(μg/mL),再乘以样品稀释倍数即为待测样品实际蛋白浓度。

提示:

1. BCA法测定蛋白浓度受温度和时间的影响较大,吸光度值会随着时间的延长或温度升高而变化,如果不能精确控制显色反应的时间和温度,建议每次测定都需要做标准曲线。
2. 在进行蛋白标准贮备液的配制时,需确保溶解充分。稀释配制蛋白标准工作液时建议10倍梯度稀释,不要一次稀释50倍,以免产生较大误差。
3. 为保证蛋白的精确定量,样品的提取和蛋白标准品的稀释配制最好选用相同的缓冲液,同保证两者检测条件一致。如果缓冲液本身就有较高的背景值,建议使用其他的方法测定。
4. 操作时请穿实验服,并佩戴一次性手套。
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