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研微学堂
肺癌(lung cancer)主要包括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临床最常见的癌症(占总病例的 11.6%)。据最新的全球癌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球肺癌的总体发病率排所有癌症中的第 2 位,约占 11. 4%,而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所有肿瘤中的第 1 位。化疗、靶向治疗、手术治疗、放疗以及新兴的免疫治疗是对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存在治疗的有效性、复发率及药物所产生的耐药问题和不良反应等问题,而且相当一部分患者无法承担高昂的治疗费用,使肺癌的治疗仍面对较大挑战。构建肺癌的动物模型对于探索肺癌的发病机制与药物的研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理想的肺癌模型需具备以下特点:
常见的肺癌动物模型包括化学诱导动物模型、转基因动物模型、移植性肺癌动物模型等。转基因肺癌动物模型培育时间长、可重复率低,化学诱导肺癌动物模型成瘤周期长且不能发生转移,应用具有局限性。移植性肺癌动物模型包括原位移植和异位移植两种移植方式,成瘤周期短、成瘤率高且方法多样,在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原位移植肺癌模型可分为肺内注射、气管内注射、鼻内注射、尾静脉注射。异位移植肺癌模型根据移植部位分为皮下移植、肾包膜下移植。
如何选择模型
不同的肺癌动物模型因研究的内容不同而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如化学诱导的大、小鼠肺癌模型常适用于肿瘤预防药物的相关研究。转基因及移植性肺癌模型常用于肺癌病因学的研究。肺癌转移模型可用于新药研发。下图具体描述了各个模型的特点,请点击放大浏览:
评价方法
目前对于肺癌动物模型的评价方法主要通过动物的症状、生物荧光显像、肿瘤组织病理学及影像学的检查来进行评价。
异位移植肺癌的小鼠模型(皮下)
1、分组:雄性Balb/C 小鼠2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与对照组,各10只。
2、建模:取解冻复苏后的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后制备单细胞悬液(5×106/ml),采用无菌条件下于模型组小鼠的右侧腹股沟区皮下注射接种细胞悬液(0.2 ml)的方法建立荷肺癌裸小鼠模型。对照组在相同部位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接种7 d后皮下出现直径8~10 mm结节即可认定为造模成功。建模成功后,模型组小鼠可根据是否加入干预药物分组,分为干预组与非干预组。
3、评估:
3.1 大体观察
每日观察小鼠的身体状态、活动状态、皮毛、体型、精神状态等。
3.2抑瘤率
处死小鼠后,剥离大鼠瘤体上的结缔组织后留取瘤组织,计算抑瘤率。
抑瘤率(%)=(非干预组瘤质量-干预组瘤质量)/非干预组瘤质量×100%。
3.3 病理学分析
取瘤组织予以固定、包埋、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瘤组织中Ki67和HIF-1α阳性细胞染色情况并摄像,采用定量法获得Ki67阳性染色细胞占细胞总数的比例。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相关蛋白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