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 不同大脑状态下小胶质细胞形态学差异
随后,该团队使用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探针对大脑皮层中的NE动态变化进行了实时成像,并结合颅内埋管的药物递送方式进一步探究了小胶质细胞形态变化的调节机制。研究进一步发现大脑皮层的NE水平对小胶质细胞的形态变化调节起关键作用。皮层中NE水平的震荡以睡眠状态依赖的方式发生,而β2-肾上腺素能受体信号在小胶质细胞形态动力学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为我们理解睡眠的神秘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为未来寻找推动睡眠发生的“暗物质”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
微型化双光子探头的重量仅有2.2g,可以满足小鼠连续24小时的自由行为成像需求,为未来研究自然睡眠中小胶质细胞的生理功能开辟了一条新的研究途径。这项技术使我们能够更深入地探索大脑的微观世界,期待着未来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揭示小胶质细胞与睡眠之间的更多秘密,为改善人们的睡眠质量提供新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Gu, X., Zhao, Z., Chen, X., Zhang, L., Fang, H., Zhao, T., ... & Cheng, H. (2023). Imaging Microglia Surveillance during Sleep-wake Cycles in Freely Behaving Mice. bioRxiv, 20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