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偏振动态激光散斑成像:创新无标记精准检测脑肿瘤

2025-05-27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386

脑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其早期诊断面临诸多挑战。由于脑部肿瘤症状的非特异性,如头痛、癫痫、认知障碍等,患者往往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更棘手的是,位于重要功能区的肿瘤无法通过手术直接取样,而穿刺活检因组织异质性可能导致误诊。传统的病理检测依赖组织固定与染色,不仅耗时且无法实现术中实时评估。近年来,无标记光学成像技术凭借其非侵入性、高分辨率和实时成像能力,成为脑肿瘤诊断的研究热点。其中,偏振成像与动态激光散斑分析(DLSA)的结合,为突破传统技术的局限性提供了新思路。

研究背景与技术挑战
脑肿瘤的多样性使其诊断复杂度陡增。胶质母细胞瘤、脑膜瘤、髓母细胞瘤等不同类型的肿瘤在磁共振成像(MRI)中可能呈现相似的强化模式,导致影像学难以区分。传统的术中冰冻切片和免疫组化(IHC)虽能提供病理证据,但其侵入性、耗时性及空间分辨率不足的问题始终存在。

1.偏振成像技术
通过分析光波的振动方向,可获取组织的微观结构信息。例如,癌变组织因细胞密度和排列异常,往往表现出独特的偏振特性。然而,偏振数据的解读依赖于复杂的数学分解模型(如Mueller矩阵),且难以动态追踪组织活性。

2.DLSA技术
通过捕捉激光在生物组织表面形成的散斑图案变化,能够反映组织的动态生理活动(如血流、细胞运动)。但单纯依赖散斑统计参数(如对比度、自相关函数)难以关联到具体的组织病理学特征。

两者的结合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可能——偏振驱动的DLSA技术既能利用偏振光的高对比度特性,又能通过散斑动态分析捕捉组织响应的时空变化。这种协同作用为无标记、高精度的脑肿瘤鉴别诊断开辟了新路径。

技术创新与应用
偏振成像与动态激光散斑分析的结合
将偏振成像与DLSA相结合的新方法,旨在弥补现有成像和诊断技术的不足,为组织样本提供更全面的分析。该方法保留了使用相干光源进行偏振成像的优势,同时通过关注激光散斑图案的变化来规避其在图像形成方面的不足。通过应用一系列为DLSA量身定制的统计后处理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穆勒矩阵和传统分解方法在数据解释上的挑战。这一创新方法不仅能够提高诊断各种医疗状况的准确性和效率,尤其在肿瘤学领域,还为脑肿瘤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实验设计与样本选择
在实验中对五种不同的脑肿瘤进行了区分,包括胶质母细胞瘤、脑膜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下瘤和低级别胶质瘤。这些肿瘤在组织结构和病理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偏振特性则受到其独特的微观结构和组成属性的影响。例如,胶质母细胞瘤由于细胞和细胞外结构的异质性较高,表现出更复杂的偏振图案;而脑膜瘤由于其纤维性较强,展现出独特的双折射特性。通过结合偏振成像和DLSA,能够根据这些固有差异,来区分不同的脑肿瘤类型。

成像实验与结果分析
光学装置与实验流程
在实验过程中,采用了一种精心设计的光学装置,包括相干光源、空间滤波器、偏振态生成器、偏振态分析器和图像传感器。通过产生六种不同的偏振态,并在偏振态分析器单元中应用相同的六种偏振态,能够从每个样本中获得36张参数化图像。这些图像被视作一系列散斑图案数据,用于后续的动态激光散斑分析。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通过对这些偏振图像应用一系列数值和图形统计方法,能够根据组织样本的独特偏振影响散斑特征来区分不同的组织类型。例如,时间历史散斑图案(THSP)通过追踪36张偏振图像中3000个随机点的强度值,展示了不同肿瘤类型之间的显著差异。此外,灰度共生矩阵(GLCM)进一步揭示了样本对不同偏振态的敏感性,能通过分析强度值的变化和分布,更深入地了解样本的偏振特性。

实验结果与讨论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脑肿瘤在偏振响应上存在显著差异。例如,低级别胶质瘤的GLCM显示出更高的分散度,表明其偏振活性较高。此外,自相关(AC)曲线和香农熵(SE)等分析结果也揭示了不同肿瘤类型在偏振特性上的差异。这些结果表明,偏振驱动的DLSA能够有效地区分不同类型的脑肿瘤,为脑肿瘤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无需标记的成像方法。

总结与展望
偏振驱动动态激光散斑分析技术的出现,为脑肿瘤的诊断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通过巧妙地结合偏振成像和动态激光散斑分析,不仅克服了传统偏振成像在图像形成和数据解释上的局限性,还为组织样本的分析提供了一种更为全面和深入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有效地区分不同类型的脑肿瘤,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但这项技术仍处于初步阶段,未来的研究需要在更大的样本量上进行验证,并进一步优化技术参数和分析方法。此外,将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到数据分析中,有望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偏振驱动动态激光散斑分析有望在临床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脑肿瘤患者带来更准确、更及时的诊断方案,从而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论文信息
声明:本文仅用作学术目的。
Vahid Abbasian, Vahideh Farzam Rad, Parisa Shamshiripour, Davoud Ahmadvand, Arash Darafsheh. Polarization-driven dynamic laser speckle analysis for brain neoplasms differentiation[J]. Light: Advanced Manufacturing 5, 43(2024).

DOI:10.37188/lam.2024.043

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