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

农产品品质检测仪 F-750

基本信息
产品名称:
农产品品质检测仪 F-750
英文名称:
国产/进口:
进口
产地/品牌:
美国/Felix
型号:
F-750
参考报价:
总点击数:
16691
更新日期:
2025-07-16
产品类别:

性能参数

1.jpg2.jpg

   农产品品质检测仪F-750是一款用于分析与农产品品质密切相关的农产品内部及外部特性的测量仪器。
NIR(近红外测定)技术在成套设备中的应用可为我们提供客观量化的质量标准,已在生产中应用多年。我们便携式供电设备把近红外分析技术带给田间种植者,为作物收割前提供更好、更一致的作物成熟度的测定。
F-750可进行物质的定量估算(如叶绿素)、确定多种物质的特性(如成熟度、TSS可溶性固形物、DM糖)并进行定性分析(如风味指数、个人偏好指数)。

主要功能
   针对农场品的品质进行检测
   快速测量(4~6秒)
   非破坏测量
   带全球定位系统,便于裁剪制图
   野外可视半透显示屏
   充电/更换电池
   SD卡数据存储
   可创建特殊品种的模型
   收获前成熟度评估
   采后质量检验

测量参数
   可测量可溶性固形物(糖度)、干物质、内部颜色、外部颜色、可滴定酸等指标
应用领域
   主要应用于果实成熟度和甜度相关参数的无损评估,包括田间作物管理和收获期评估、果实储藏、果实催熟及果实零售的各个环节。
主要技术参数
   光谱仪:卡尔蔡司MMS-1光谱仪
   光谱范围:310-1100 nm
   光谱样点大小: 3 nm
   光谱分辨率:8-13 nm
   光源:钨氙灯
   镜头:镀膜增益近红外线镜头
   快门:镀金参考标准
   显示:光下可见液晶屏
   PC接口:USB SD卡
   记录每次测量参数:原始数据,反射,吸收,一阶导数吸收,二阶导数吸光度数据
   电源:可拆卸3100毫安时锂离子电池
   电池寿命:大于1600次
   数据存储:可拆卸32GB SD卡
   机箱:电镀铝
   尺寸:18×12×4.4cm
   重量:1.05 kg
工作流程
   构建模型
   F-750农产品质量测定仪可以对10-200种水果的品质进行测定;
   利用可选择性测量方法非破坏性测量每种水果的质量参数(如:利用折射计测定白利糖度);
   内置建模软件可结合步骤1和步骤2的测量数据创建新的模型;
   F-750可利用新创建的模型对感兴趣参数进行无损估计;
   F-750可以使用多种模型创建自定义质量指标,例如:结合受试农产品的糖度、颜色、酸度和干物质量等综合指标可确定受试农产品的食用质量指标。

   计算测量值请键入文字或网站地址,或者上传文档。
   与传统光谱仪(利用光谱波段的比值进行计算)不同,F-750利用使用者或软件选取在310-1100nm光谱范围内的光谱集建立PLS模型进行计算。
   软件模型采用非线性迭代偏最小二乘回归(NIPLS)建立权重系数来衡量已知参数与不同波长间的关系。F-750可计算出样品的二阶导数光谱并应用各波长的权重系数获取实际测量图谱。

   量化的测量精度 (确定测量精度)
   F-750结合了所选光谱集与样品光谱间的实际差异,以及预期权重系数,从而为每次测量提供了一个精确的置信度。)
选购指南
   主机、说明书、叶夹 箱子和相关配件
基本配置

3.jpg

应用实例

4.jpg

产地:美国Felix

参考文献

原始数据来源:Google Scholar

1. V.A. McGlone, R.B. Jordan, R.J. Seelye, C.J. Clark (2003) Dry-matter – a better predictor of the post-storage soluble solids in apples? Postharvest Biol. Technol., 28, pp. 431–435
2. P. Subedi1, K. Walsh1, and P. Purdy2 (2010) Determination of Optimum Maturity Stages of Mangoes Using Fruit Spectral Signatures, China Int Mango Conf 1-12
3. M. Cecilia Rousseaux, Juan P. Benedetti, Peter S. Searles (2008) Handheld NIR and grape fruit quality. 1-2
4. Kerry B. WalshAC, John A. GuthrieB and Justin W BurneyA (2000) Aust. J Application of commercially available, lowcost,miniaturised NIR spectrometers to the assessment of the sugar content of intact fruit. Plant Physiol, 27: 1175-1186
5. P.P. Subedi a, K.B. Walsh a, G. Owensb (2007) Prediction of mango eating quality at harvest using short-wavenear infrared spectrometry. 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 43: 326–334
6. Kerry B.Walsh1, Robert L. Long1 and Simon G. Middelton2 (2007) Use of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in evaluation of source-sink manipulation to increase the soluble sugar content of stonefruit. Journal of Horticultural Science & Biotechnology, (82:2) 316–322
7. Downey, G. (1996) measured NIR interactance (700–1100) spectra from six selected sites on the dorsal and ventral surfaces of each fish side on farmed salmon, resulting in 294 spectra from different sites The measurements were done through skin and scales by an unspecified fiber-optic interactance probe. Referencechemical values of fat and moisture were determined from excised flesh from the different NIR measurement sites. Fat ranges for the sites were 2.3–23.0% and moisture 57.9–74.7%. Spectral measurements on the dorsal surface gave lowest prediction errors (bias corrected) for fat 2.0% and moisture 1.45%.” Non-invasive and non-destructive percutanous analysis of farmed salmon flesh by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Food Chem. 55:305–311.
8. Cozzolino, D., Parker, M., Dambergs, R. G., Herderich, M. and Gishen, M. (2006) AIn the Vis region (400–700 nm) the spectra with very low absorption were those from Day 0 of the fermentations, that is, grape must before fermentation commenced. Samples taken after Day 0 showed a marked increase in anthocyanin absorption around 540 nm, thus demonstrating the extraction of these phenolic pigments from grape skins into the wine as the fermentaition proceeded.Chemometrics and visible-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ic monitoring of red wine fermentation in a pilot scale. Biotechnol.Bioeng., 95: 1101–1107. doi: 10.1002/bit.21067
9. Phul P. Subedi a , Kerry B. Walsh a , and David. W. Hopkins b (2012) Assessment of titratable acidity in fruit using short wave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Part B: intact fruit studies. Near Infrared Spectrosc., (20) 459-463

 

公司简介

上海泽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Zealquest Scientific Technology Co., Ltd.)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专注于高端科研设备研发、系统集成、技术推广、咨询、销售和科研服务的科技型技术企业。公司注册资金3500万元人民币,具有进出口贸易权。

 

公司总部位于上海浦西,在北京设有分公司,在广州、成都、武汉分别设有代表处。公司全体员工均具有高等教育背景,其中80%的技术研发、技术支持和销售人员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参加过很多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具有丰富的科研工作经验。公司曾获得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普陀区科技小巨人企业、上海市科技型企业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上海市工商联合会/上海市商会会员单位,曾是上海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生理生态测量与分析平台的依托单位和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承担单位。2012年公司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获得AAA级信用资质等级认定,获得普陀区科技小巨人企业认定,成为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加盟单位和“上海市工商联合会”/“上海市商会”会员单位 。2015年获得“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2016年成为“上海市生态学学会常务理事单位”和“上海种子行业协会”会员单位,2017年成为“上海市农业工程学会理事单位”。

 

上海泽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非常注重自主知识产权的申报和保护,公司及子公司上海乾菲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截止2024年底已获得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54项及软件著作9项,国内外科研期刊发表科研论文20多篇。公司还参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030529)和水利部948项目(200907)。

 

公司秉承推进中国生态环境改善、科技兴国的理念,服务涉及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应用,生命科学多组学研究,植物表型与植物生理生态、生物育种技术平台建设;土壤、环境气象、水文水利与海洋等领域的最新技术资讯和产品解决方案,服务对象主要为各级科研单位、高校和政府机构。公司先后为科技部“973”项目和“863”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农业部“948”项目、水利部“948”项目等提供技术咨询、仪器设备、系统解决方案和系统集成服务,为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有力支持。

 

多年来,公司积极参与相关领域的学术会议,并定期举办相关仪器设备的技术讲座和培训班,在科研和监测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反响,获得了良好的口碑。截止2024年底,泽泉科技举办公开技术讲座275多场,参会人员超过15000人次;同时在国内外应邀参加学术会议和展会296多次,与相关领域的客户有非常密切的交流合作。

 

2014年2月,上海泽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浦东孙桥现代农业园区投资成立了上海乾菲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了AgriPhenoTM “高通量植物基因型-表型-育种服务平台”,为植物科研和育种单位提供全面的样品收集和栽培,实验设计和项目合作,以及表型数据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综合服务。平台成功主持了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专项发展资金重点项目“泽泉科技高通量植物基因型-表型-育种服务平台”。作为主持单位或合作单位参与了上海市农委和科委的30多项政府科研服务项目以及商业服务项目,如科技兴农种业发展项目“农作物分子育种的技术创新研究”和“青菜高通量表型图谱标准的建立及主要性状分析”、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基于图像分析及三维建模技术的黄瓜长势快速评价方法研究”、 “兰科观赏花卉分子育种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等。为了紧追世界科技发展水平,开启院企合作建立研究型平台的创新尝试,上海泽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结合双方各自的优势,于2021年5月在上海农业科学院庄行试验站联合成立“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庄行综合试验站泽泉科技植物表型技术研究平台”,AgriPhenoTM平台从上海浦东孙桥现代农业园区整体迁出,并入新建的植物表型技术研究平台。目前平台除拥有无人机表型平台、温室型和实验室型高通量表型分析系统外,还拥有现代化温室、生物学实验室、植物生理生态测量设备、农业气象测量系统和专业的数据库平台,已经具备了对植物、动物基因测序与植物表型研究的各类条件。可以承担高通量DNA提取、基因测序服务、分子辅助育种、植物生理生态研究等科研实验任务。同时可以为植物功能基因组、农业育种家提供高通量植物基因型测试、高通量植物表型测试和植物基因型-表型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等开放式服务。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第四次种业科技革命不断孕育,国际大型种业公司规模不断扩大,种业市场集中度持续提高。生物育种是种业创新的核心,构建现代生物育种创新体系,强化种质资源深度挖掘,突破前沿育种关键技术,培育战略性新品种,实现种业科技自强自立,是解决种源要害、打赢种业翻身仗的关键,也是牢牢把握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的根本保障。在这个大背景下,2022年9月,北大荒垦丰种业、上海泽泉科技联合成立北大荒垦丰种业-泽泉科技生物技术与表型服务中心(KA-BPSC),集中优势资源、整合集体力量,为解决种业种源“卡脖子”技术难题,打赢种业翻身仗贡献力量。

 

展望未来,上海泽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希望在社会多方资源的支持和关怀下,不断提升自己,为社会提供更多、更优秀的产品和一流的服务!


售后服务
相关视频
暂无

资料下载
暂无
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
详细地址:
上海市普陀区金沙江路1038号华东师大科技园2号楼8层
qq:
联系电话:

021-32555118

Email:

在线询价
*姓名:
*单位:
职位:
*手机:
*邮箱:
地址:
*地区:
资料:
需要
不需要
报价:
需要
不需要
留言:
验证码:
我希望获得多家供应商报价
首页 我的账户 立即询价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