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调制叶绿素荧光仪
PAM-2500——PAM-2100的升级版
野外光合作用研究的首选仪器
Schreiber教授因发明PAM系列调制叶绿素荧光仪而获得首届国际光合作用协会(ISPR)创新奖
1983年,WALZ公司首席科学家、德国乌兹堡大学的Ulrich Schreiber教授设计制造了全世界第一台调制荧光仪——PAM-101/102/103,使在自然光下测量叶绿素荧光成为现实,解决了科学界近50年的技术瓶颈。PAM-101/102/103迅速在植物生理、生态、农学、林学、水生生物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出版了大量高水平研究文献。但该仪器比较笨重,不易带到野外。
1992年,WALZ公司首席科学家、调制荧光仪发明人、德国乌兹堡大学的Ulrich Schreiber教授设计制造了全世界第一台便携式调制荧光仪——PAM-2000,并且在植物生理生态学等科研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此后十几年中成为全球最畅销的调制荧光仪。
2003年,WALZ公司在保留PAM-2000所有功能和优点的基础上,结合最新技术,将PAM-2000升级到了PAM-2100。
2008年,WALZ公司在保留PAM-2100所有功能和优点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超便携个人电脑(UMPC)技术,将PAM-2100升级到了完全基于UMPC电脑Windows系统的PAM-2500。
系统描述
PAM-2500采用了独特的调制技术和饱和脉冲技术,从而可以通过选择性的原位测量叶绿素荧光来检测植物光合作用的变化。PAM-2500的调制测量光足够低,可以只激发色素的本底荧光而不引起任何的光合作用,从而可以真实的记录基础荧光Fo。PAM-2500具有很强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使其即使在很强的、未经滤光片处理的环境下(如全日照甚至是10000 μmol m-2 s-1的饱和光强下)也可测定荧光产量而不受到干扰。因此,PAM-2500不但适合在实验室人工控制的环境下测量,还可以在自然环境中甚至是强烈的全光照条件下开展野外科学研究。
PAM-2500除了标准的叶绿素荧光测量所需配置外,还额外增加了单周转饱和闪光(ST)和多周转饱和闪光(MT),为将来升级P700测量功能埋下了伏笔。
特点
声誉卓著的PAM-2100的升级版
精巧、准确、迅速、操作简便的高级光合作用检测设备
利用强大的UMPC电脑进行操作,完全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界面友好
利用超强发光二极管(LED)提供光化光和饱和脉冲,不再使用散热量大的卤素灯
强大的数据收集、分析和存贮功能
内置锂电池可满足长时间野外工作需要,并可连接外置12 V电池
多种叶夹可供选择,专利设计的光适应叶夹2030-B可同时记录PAR和温度变化
60 G硬盘,无限量存储
功能
可测荧光诱导曲线的快速上升动力学O-I-D-P相和O-J-I-P相
可测荧光诱导曲线的慢速下降动力学并进行淬灭分析(Fo、Fm、F、Fo’、Fm’、Fv/Fm、Y(II)= ΔF/Fm’、qL、qP、qN、NPQ、Y(NPQ)、Y(NO)、ETR、C/Fo、PAR和叶温等)
可测光响应曲线和快速光曲线(RLC)
可在线检测植物、微藻、地衣、苔藓等的光合作用变化
操作功能强大,特别适合野外操作,野外操作也使用Windows系统
应用领域
仪器设计特别适合野外使用,可用于研究光合作用机理、各种环境因子(光、温、营养等)对植物生理状态的影响、植物抗逆性(干旱、冷、热、涝、UV、病毒、污染、重金属等)、植物的长期生态学变化等。在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病理学、农学、林学、园艺学、水生生物学、环境科学、毒理学、微藻生物技术、极地植物光合作用研究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Ghorbanpour, A., et al. (2018). "The effect of Trichoderma harzianum in mitigating low temperature stress in tomato (Solanum lycopersicum L.) plants." Scientia Horticulturae 230: 134-141.
2.Gomes, M. P., et al. (2018). "Responses of the nitrogen-fixing aquatic fern Azolla to water contaminated with ciprofloxacin: Impacts on biofertilizati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32: 293-299.
3.Hotter, V., et al. (2018). "Polyols and UV‐sunscreens in the Prasiola‐clade (Trebouxiophyceae, Chlorophyta) as metabolites for stress response and chemotaxonomy." Journal of Phycology.
4.Sebastian, A., et al. (2018). "A green synthetic route to phenolics fabricated magnetite nanoparticles from coconut husk extract: Implications to treat metal contaminated water and heavy metal stress in Oryza sativa L."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174: 355-366.
5.Aigner, S., et al. (2017). "Epilithic Chamaesiphon (Synechococcales, Cyanobacteria) species in mountain streams of the Alps—interspecific differences in photo-physiological traits." Journal of Applied Phycology.
6.Alsanius, B. W., et al. (2017). "Ornamental flowers in new light: Artificial lighting shapes the microbial phyllosphere community structure of greenhouse grown sunflowers (Helianthus annuus L.)." Scientia Horticulturae 216: 234-247.
7.Babaei, A., et al. (2017).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Selenium (selenite,–SeO32−) dose and irradiance intensity in Chlorella cultures." AMB Express 7(1): 56.
8.Blaas, K. and A. Holzinger (2017). "F-actin reorganization upon de-and rehydration in the aeroterrestrial green alga Klebsormidium crenulatum." Micron.
9.Dalmannsdottir, S., et al. (2017). "Cold acclimation in warmer extended autumns impairs freezing tolerance of perennial ryegrass (Lolium perenne) and timothy (Phleum pratense)." Physiologia plantarum.
10.de la Rosa-Manzano, E., et al. (2017). "Physiological plasticity of epiphytic orchids from two contrasting tropical dry forests." Acta Oecologica 85: 25-32.
上海泽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Zealquest Scientific Technology Co., Ltd.)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专注于高端科研设备研发、系统集成、技术推广、咨询、销售和科研服务的科技型技术企业。公司注册资金3500万元人民币,具有进出口贸易权。
公司总部位于上海浦西,在北京设有分公司,在广州、成都、武汉分别设有代表处。公司全体员工均具有高等教育背景,其中80%的技术研发、技术支持和销售人员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参加过很多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具有丰富的科研工作经验。公司曾获得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普陀区科技小巨人企业、上海市科技型企业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上海市工商联合会/上海市商会会员单位,曾是上海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生理生态测量与分析平台的依托单位和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承担单位。2012年公司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获得AAA级信用资质等级认定,获得普陀区科技小巨人企业认定,成为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加盟单位和“上海市工商联合会”/“上海市商会”会员单位 。2015年获得“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2016年成为“上海市生态学学会常务理事单位”和“上海种子行业协会”会员单位,2017年成为“上海市农业工程学会理事单位”。
上海泽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非常注重自主知识产权的申报和保护,公司及子公司上海乾菲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截止2024年底已获得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54项及软件著作9项,国内外科研期刊发表科研论文20多篇。公司还参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030529)和水利部948项目(200907)。
公司秉承推进中国生态环境改善、科技兴国的理念,服务涉及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应用,生命科学多组学研究,植物表型与植物生理生态、生物育种技术平台建设;土壤、环境气象、水文水利与海洋等领域的最新技术资讯和产品解决方案,服务对象主要为各级科研单位、高校和政府机构。公司先后为科技部“973”项目和“863”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农业部“948”项目、水利部“948”项目等提供技术咨询、仪器设备、系统解决方案和系统集成服务,为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有力支持。
多年来,公司积极参与相关领域的学术会议,并定期举办相关仪器设备的技术讲座和培训班,在科研和监测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反响,获得了良好的口碑。截止2024年底,泽泉科技举办公开技术讲座275多场,参会人员超过15000人次;同时在国内外应邀参加学术会议和展会296多次,与相关领域的客户有非常密切的交流合作。
2014年2月,上海泽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浦东孙桥现代农业园区投资成立了上海乾菲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了AgriPhenoTM “高通量植物基因型-表型-育种服务平台”,为植物科研和育种单位提供全面的样品收集和栽培,实验设计和项目合作,以及表型数据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综合服务。平台成功主持了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专项发展资金重点项目“泽泉科技高通量植物基因型-表型-育种服务平台”。作为主持单位或合作单位参与了上海市农委和科委的30多项政府科研服务项目以及商业服务项目,如科技兴农种业发展项目“农作物分子育种的技术创新研究”和“青菜高通量表型图谱标准的建立及主要性状分析”、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基于图像分析及三维建模技术的黄瓜长势快速评价方法研究”、 “兰科观赏花卉分子育种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等。为了紧追世界科技发展水平,开启院企合作建立研究型平台的创新尝试,上海泽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结合双方各自的优势,于2021年5月在上海农业科学院庄行试验站联合成立“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庄行综合试验站泽泉科技植物表型技术研究平台”,AgriPhenoTM平台从上海浦东孙桥现代农业园区整体迁出,并入新建的植物表型技术研究平台。目前平台除拥有无人机表型平台、温室型和实验室型高通量表型分析系统外,还拥有现代化温室、生物学实验室、植物生理生态测量设备、农业气象测量系统和专业的数据库平台,已经具备了对植物、动物基因测序与植物表型研究的各类条件。可以承担高通量DNA提取、基因测序服务、分子辅助育种、植物生理生态研究等科研实验任务。同时可以为植物功能基因组、农业育种家提供高通量植物基因型测试、高通量植物表型测试和植物基因型-表型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等开放式服务。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第四次种业科技革命不断孕育,国际大型种业公司规模不断扩大,种业市场集中度持续提高。生物育种是种业创新的核心,构建现代生物育种创新体系,强化种质资源深度挖掘,突破前沿育种关键技术,培育战略性新品种,实现种业科技自强自立,是解决种源要害、打赢种业翻身仗的关键,也是牢牢把握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的根本保障。在这个大背景下,2022年9月,北大荒垦丰种业、上海泽泉科技联合成立北大荒垦丰种业-泽泉科技生物技术与表型服务中心(KA-BPSC),集中优势资源、整合集体力量,为解决种业种源“卡脖子”技术难题,打赢种业翻身仗贡献力量。
展望未来,上海泽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希望在社会多方资源的支持和关怀下,不断提升自己,为社会提供更多、更优秀的产品和一流的服务!
单位名称: |
详细地址:
上海市普陀区金沙江路1038号华东师大科技园2号楼8层
|
qq:
|
联系电话: |
Emai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