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

多通道连续监测荧光仪Monitoring-PAM

基本信息
产品名称:
多通道连续监测荧光仪Monitoring-PAM
英文名称:
Monitoring-PAM
国产/进口:
进口
产地/品牌:
德国/WALZ
型号:
Monitoring-PAM
参考报价:
询价
总点击数:
6869
更新日期:
2025-09-21
产品类别:

性能参数

1台MONITORING-PAM =多台MINI-PAM-II
野外可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可用微型SD卡存储数据

Schreiber教授因发明PAM系列调制叶绿素荧光仪而获得首届国际光合作用协会(ISPR)创新奖

传统的植物光合作用仪只能通过气体交换的方法定期的检测植物CO2浓度变化和相关光合参数,生态研究领域中所要求的长期监测无法实现。长时间的闭合叶室将严重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而且仪器笨重、电池电量有限、不防水,因此根本不能用于连续监测。

调制叶绿素荧光仪(PAM)可以简单、迅速、灵敏、可靠的测量光合作用,同时开放式叶夹(或非接触测量)不干扰样品的自然生长。虽然PAM-2100、MINI-PAM等仪器也可部分满足连续监测的需要,但受电池、不防水等因素的限制,在实际操作中可行性不高。

全新设计的多通道连续监测型调制荧光仪MONITORING-PAM采用调制技术和饱和脉冲方法,通过连续监测植物的荧光参数,从而在线反映植物的光合作用状况。MONITORING-PAM可以同时连接多个探头(推荐3个或4个探头),对多个不同的叶片进行长时间连续监测。MONITORING-PAM的每个探头相当于一台独立的MINI-PAM,也就是说,一台MONITORING-PAM相当于多台MINI-PAM,而且所有野外配件均为全防水设计,坚固耐用。

野外工作时,可以选择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利用1 G的微型SD卡存储数据,数据可以随时导入电脑。

特点:                              
* 同一主机同时连接多个探头
* 每个探头相当于一台MINI-PAM
* 可测量荧光诱导曲线并进行淬灭分析
* 可测量快速光曲线(RLC)
* 可测量PAR和温度
* 可做长期定位监测,数据采集间隔时间自定
* 测量过程不影响植物正常生长
* 全防水设计,适合任何气象和环境条件下工作
* 可太阳能电池板供电
* 可用微型SD卡存储数据

测量参数:
Fo、Fm、Fv/Fm、Ft、Fm’、Fo’、dF/Fm’(Yield)、qP、qL、qN、NPQ、Y(NO)、Y(NPQ)、rETR、PAR和温度等。

应用领域:
为长期连续监测植物光合作用变化设计的调制荧光仪,可作长期定位生态学研究,农作物生理监测、植物冠层光合监测、温室植物生理监测、水中藻类监测等,适合于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园艺学、花卉培养、微藻生物技术、水生生物学与海洋生物学等领域。

利用野外最容易获得的光合指标——调制荧光参数,结合自动灌溉系统,可以指导大田灌溉。这有可能是高科技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下图为连续监测葡萄叶片的合作用的24h变化

在荷兰国家花卉培育基地的合作:
温室内连续监测植物(红掌)的光合作用,通过光合量子的产量高低来反映植物生长状况,同时将信号反映给温室中央控制器,从而调节温室内环境的CO2浓度,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因子。

Monitoring在极地气候下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

Monitoring在水下研究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

产地:德国WALZ

参考文献:

H. Wang et al., Structure an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of heteroblastic foliage affect first-year growth in Pinus massoniana Lamb. seedlings. 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170, 206-217 (2022).

V. Zsom-Muha et al., An attempt to the nondestructive investigation of photo-induced potato postharvest quality degradation – Preliminary results. Progress in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Sciences,  (2021).

J. Quirós-Vargas et al., RESPONSE OF BEAN (PHASEOLUS VULGARIS L.) TO ELEVATED [CO2] IN YIELD, BIOMASS AN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IGARSS,  (2021).

M. Li et al., Role of Suillus placidus in Improving the Drought Tolerance of Masson Pine (Pinus massoniana Lamb.) Seedlings. Plants 12, 332 (2021).

J. Kim et al., Solar-induce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is non-linearly related to canopy photosynthesis in a temperate evergreen needleleaf forest during the fall transition.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258, 112362 (2021).

W. He, G. Yoo, Y. Ryu, Evaluation of effective quantum yields of photosystem II for CO2 leakage monitoring in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sites. PeerJ 9, e10652 (2021).

H. He et al., Physiological Response to Short-Term Magnesium Deficiency in Banana Cultivars.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and Plant Nutrition,  (2021).

J. Han et al., The roles of photochemical and non-photochemical quenching in regulating photosynthesis depend on the phases of fluctuating light conditions. Tree Physiology,  (2021).

P. Campbell et al., Scaling photosynthetic function and CO2 dynamics from leaf to canopy level for maize – dataset combining diurnal and seasonal measurements of vegetation fluorescence, reflectance and vegetation indices with canopy gross ecosystem productivity. Data in Brief, 107600 (2021).

Andrzejczak, O. A., et al. (2020). "The Hypoxic Proteome and Metabolome of Barley (Hordeum vulgare L.) with and without Phytoglobin Priming. ." Int. J. Mol. Sci(21): 1546.

Casanova-Katny, A. and M. Barták (2020). "Thallus dehydration effects and physiological consequences in Antarctic lichens: Case study from the King George Island, Antarctica." BIOSCIENCES 10(1).

Yang, P., et al. (2020). "Unravelling the physical and physiological basis for the solar-induce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and photosynthesis relationship." Biogeosciences Discuss. 2020: 1-32.

Yu, W., et al. (2020). "Crop Photosynthetic Performance Monitoring Based on a Combined System of Measured and Modelled Chloroplast Electron Transport Rate in Greenhouse Tomato."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11: 1-15.

Zhang, X., et al. (2020). "Photosynthetic Properties of Miscanthus condensatus at Volcanically Devastated Sites on Miyake-jima Island." Plants(9): 1212.

Zsom, T., et al. (2020). "Quality maintenance of broccoli by the use of 1-MCP treatments." Progress in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Sciences.

Campbell, P. K., et al. (2019). "Diurnal and Seasonal Variations in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Associated with Photosynthesis at Leaf and Canopy Scales." Remote Sensing 11(5): 488.

公司简介

上海泽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Zealquest Scientific Technology Co., Ltd.)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专注于高端科研设备研发、系统集成、技术推广、咨询、销售和科研服务的科技型技术企业。公司注册资金3500万元人民币,具有进出口贸易权。

 

公司总部位于上海浦西,在北京设有分公司,在广州、成都、武汉分别设有代表处。公司全体员工均具有高等教育背景,其中80%的技术研发、技术支持和销售人员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参加过很多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具有丰富的科研工作经验。公司曾获得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普陀区科技小巨人企业、上海市科技型企业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上海市工商联合会/上海市商会会员单位,曾是上海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生理生态测量与分析平台的依托单位和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承担单位。2012年公司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获得AAA级信用资质等级认定,获得普陀区科技小巨人企业认定,成为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加盟单位和“上海市工商联合会”/“上海市商会”会员单位 。2015年获得“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2016年成为“上海市生态学学会常务理事单位”和“上海种子行业协会”会员单位,2017年成为“上海市农业工程学会理事单位”。

 

上海泽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非常注重自主知识产权的申报和保护,公司及子公司上海乾菲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截止2024年底已获得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54项及软件著作9项,国内外科研期刊发表科研论文20多篇。公司还参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030529)和水利部948项目(200907)。

 

公司秉承推进中国生态环境改善、科技兴国的理念,服务涉及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应用,生命科学多组学研究,植物表型与植物生理生态、生物育种技术平台建设;土壤、环境气象、水文水利与海洋等领域的最新技术资讯和产品解决方案,服务对象主要为各级科研单位、高校和政府机构。公司先后为科技部“973”项目和“863”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农业部“948”项目、水利部“948”项目等提供技术咨询、仪器设备、系统解决方案和系统集成服务,为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有力支持。

 

多年来,公司积极参与相关领域的学术会议,并定期举办相关仪器设备的技术讲座和培训班,在科研和监测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反响,获得了良好的口碑。截止2024年底,泽泉科技举办公开技术讲座275多场,参会人员超过15000人次;同时在国内外应邀参加学术会议和展会296多次,与相关领域的客户有非常密切的交流合作。

 

2014年2月,上海泽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浦东孙桥现代农业园区投资成立了上海乾菲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了AgriPhenoTM “高通量植物基因型-表型-育种服务平台”,为植物科研和育种单位提供全面的样品收集和栽培,实验设计和项目合作,以及表型数据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综合服务。平台成功主持了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专项发展资金重点项目“泽泉科技高通量植物基因型-表型-育种服务平台”。作为主持单位或合作单位参与了上海市农委和科委的30多项政府科研服务项目以及商业服务项目,如科技兴农种业发展项目“农作物分子育种的技术创新研究”和“青菜高通量表型图谱标准的建立及主要性状分析”、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基于图像分析及三维建模技术的黄瓜长势快速评价方法研究”、 “兰科观赏花卉分子育种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等。为了紧追世界科技发展水平,开启院企合作建立研究型平台的创新尝试,上海泽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结合双方各自的优势,于2021年5月在上海农业科学院庄行试验站联合成立“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庄行综合试验站泽泉科技植物表型技术研究平台”,AgriPhenoTM平台从上海浦东孙桥现代农业园区整体迁出,并入新建的植物表型技术研究平台。目前平台除拥有无人机表型平台、温室型和实验室型高通量表型分析系统外,还拥有现代化温室、生物学实验室、植物生理生态测量设备、农业气象测量系统和专业的数据库平台,已经具备了对植物、动物基因测序与植物表型研究的各类条件。可以承担高通量DNA提取、基因测序服务、分子辅助育种、植物生理生态研究等科研实验任务。同时可以为植物功能基因组、农业育种家提供高通量植物基因型测试、高通量植物表型测试和植物基因型-表型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等开放式服务。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第四次种业科技革命不断孕育,国际大型种业公司规模不断扩大,种业市场集中度持续提高。生物育种是种业创新的核心,构建现代生物育种创新体系,强化种质资源深度挖掘,突破前沿育种关键技术,培育战略性新品种,实现种业科技自强自立,是解决种源要害、打赢种业翻身仗的关键,也是牢牢把握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的根本保障。在这个大背景下,2022年9月,北大荒垦丰种业、上海泽泉科技联合成立北大荒垦丰种业-泽泉科技生物技术与表型服务中心(KA-BPSC),集中优势资源、整合集体力量,为解决种业种源“卡脖子”技术难题,打赢种业翻身仗贡献力量。

 

展望未来,上海泽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希望在社会多方资源的支持和关怀下,不断提升自己,为社会提供更多、更优秀的产品和一流的服务!


售后服务
相关视频
暂无

资料下载
暂无
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
详细地址:
上海市普陀区金沙江路1038号华东师大科技园2号楼8层
qq:
联系电话:

021-32555118

Email:

在线询价
*姓名:
*单位:
职位:
*手机:
*邮箱:
地址:
*地区:
资料:
需要
不需要
报价:
需要
不需要
留言:
验证码:
我希望获得多家供应商报价
首页 我的账户 立即询价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