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筒输送线,滚筒式皮带输送机,滚筒输送设备,自动滚筒输送线,辊筒输送机,链条式滚筒输送线
滚筒输送机工作原理详解
一、核心驱动机制
动力驱动系统
滚筒输送机通过电机(变频或伺服)驱动传动滚筒旋转,带动输送带或滚筒组运动,形成连续输送路径。
动力传输方式包括:
链轮传动:双链轮结构适配重型负载(>500kg),通过链条传递动力;
皮带传动:O型带或多楔带实现静音、高扭矩传输,适用于洁净环境。
无动力依赖重力
无动力滚筒输送机依靠重力或外力推动货物,通过滚动摩擦实现物料移动(倾斜角需控制合理范围)。
二、摩擦力与负载传递
摩擦力作用
传动滚筒表面经耐磨处理(如包胶、合金钢),通过摩擦力驱动物料沿输送方向运动。
滚筒间距按货物长度1/3设计,确保至少3根滚筒同时支撑货物,避免卡顿或滑移。
积放与分流控制
积放式滚筒通过摩擦片调节缓冲段压力,实现货物暂存与零压力分拣;
分流机构(如电动锥形滚筒)通过控制器改变输送方向,适配多路径分拣需求。
三、特殊结构适配
螺旋管输送机变种
螺旋滚筒通过壳体旋转提升物料,利用重力沿螺旋叶片滚动前移,适用于垂直或倾斜输送。
O型带同步传动
O型带连接驱动轴与滚筒,通过传动节传递动力,实现低线压力积放输送。
四、运行参数与布局优化
速度与定位
滚筒输送线,滚筒式皮带输送机,滚筒输送设备,自动滚筒输送线,辊筒输送机,链条式滚筒输送线
变频调速范围0.5-15米/分,伺服电机定位精度可达±0.5mm;
转弯段半径≥1.5倍线宽,采用锥形滚筒(锥度2.4°-3.6°)保证转向稳定性。
多层布局设计
多层级结构(如接收层→转向层→分流层)提升空间利用率,适配复杂物流场景。
示意图示例:
动力滚筒线:电机→链轮传动→耐磨滚筒→货物连续输送;
分流输送线:积放段摩擦片缓冲→电动锥形滚筒分拣→多路径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