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食品热渗透测试,热穿透测试,第三方检测服务
食品热渗透测试是评估食品(及包装)在热力杀菌 / 加工过程中,热量从外部传递到食品内部(尤其是 “冷点”)的速率与均匀性的专业测试,核心目的是确保杀菌彻底(达到商业无菌),同时避免过度加热导致品质劣变。
一、核心要素
1、测试目标:
确定食品内部 “冷点”(最难被加热的位置,如罐头中心、块状食品内部)的温度变化规律。
验证杀菌工艺是否满足 “商业无菌” 要求(杀灭致病菌及腐败菌),同时控制热损伤(如营养流失、口感变差)。
2、关键参数:
冷点温度:食品中升温最慢的点,是测试的核心监测对象(直接决定杀菌效果)。
F 值:衡量杀菌强度的指标(单位:min),需达到目标菌(如肉毒杆菌)的致死要求(通常 F₀≥12 min)。
加热速率 / 冷却速率:反映热量渗透效率,影响杀菌时间与食品品质。
3、适用场景:
罐藏食品(如肉类罐头、水果罐头、豆制品罐头)。
软包装热力杀菌食品(如真空包装卤味、即食鸡胸肉)。
需热力加工的预制食品(如调理肉制品、灭菌盒饭)。
二、典型测试流程
测试需紧密结合实际生产中的杀菌工艺(如高压杀菌、巴氏杀菌),步骤如下:
1、样品准备:
选取代表性样品(如不同批次、不同规格的包装食品)。
在食品 “冷点” 植入温度传感器(如热电偶),密封后模拟实际包装状态。
2、模拟杀菌:
用杀菌锅、水浴杀菌设备等,复现生产中的杀菌工艺(如 121℃高压杀菌、85℃巴氏杀菌)。
实时记录冷点及杀菌环境的温度变化(通常每隔 1-5 秒采集一次数据)。
3、数据处理:
绘制 “热渗透曲线”(冷点温度 - 时间曲线)。
计算 F 值,判断杀菌强度是否达标;分析曲线是否存在 “升温滞后”(需优化工艺)。
4、验证与优化:
若 F 值不足,需调整杀菌温度 / 时间;若热损伤过大,需优化食品形态(如切小块)或包装设计。
三、实际意义
1、保障食品安全:避免因冷点杀菌不彻底导致微生物污染(如肉毒杆菌中毒、罐头胀罐)。
2、保护食品品质:防止过度加热造成营养流失(如维生素破坏)、口感劣变(如肉类柴硬、水果软烂)、色泽暗沉。
3、优化生产工艺:通过测试缩短杀菌时间、降低能耗,同时符合食品法规(如国标 GB 4789.26、FDA 杀菌工艺要求)。
四、热穿透测试流程
关键步骤:确定冷点位置,安装温度探头(需避开金属接触);模拟实际生产条件,测试;持续监测至冷点温度与杀菌温度差值。
数据计算:基于F值(致死率累积值),计算最冷点F值与均值差值,确保灭菌效果一致性。
评判标准:《GB/T39945-2021罐藏食品热穿透测试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