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tobii眼动技术工作坊通知
随着眼动追踪技术的不断发展,眼动追踪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已能够满足各类心理学研究的需要。眼动追踪数据虽然能够让研究人员直观地了解被试者的认知与心理活动过程,但细化到实验设计和数据挖掘,往往需要借助有效的心理学工具来实现。当前心理学实验设计软件E-Prime和高级数据分析软件Matlab是国内使用范围最广泛的心理学实验工具,而如何将这两种工具与眼动追踪实现实验设计、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的无缝结合则需要一定的思路与技巧。针对本次心理学大会,Tobii中国研发中心拟邀请国内知名的心理学领域的专家做相关的主题报告,并演示成果,让与会者能够有机会获取眼动追踪技术与主流心理学工具的结合应用方法(E-Prime与MATLAB)的经验与信息,同时通过现场对眼动追踪软件和硬件的操作实践加深知识的理解与巩固。Tobii的工作坊面向所有心理学及相关工作者开放,无论您是研究员、学科带头人、研究生、是否使用过Tobii眼动追踪设备,您都将在此次的培训班中对您所感兴趣的内容有所收获。
一、 培训日程(2013年10月31日)
时间 |
内容 |
讲师 |
9:00~9:30 |
报道并领取培训资料 |
|
9:30~10:30 |
如何将Matlab有效地结合到含有眼动追踪的心理学实验中 |
张昀博士 |
10:00~10:10 |
茶歇 |
|
10:10~11:40 |
E-Prime与眼动追踪的眼动追踪实验设计 |
曾祥炎副教授 |
11:40~12:00 |
理论部分FAQ |
全体参加人员 |
12:00~13:00 |
午休 |
|
13:00~14:30 |
结合软件与硬件的实践 |
全体参加人员 |
14:30~15:00 |
实践部分答疑 |
全体参加人员 |
15:00~15:10 |
茶歇 |
|
15:10~16:00 |
眼动技术专家论坛 |
张昀博士 |
注:议程可能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适当调整 |
二、演讲人介绍
曾祥炎,华南师范大学,硕士 副教授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实验室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基础心理学,精通实验设计技术,有丰富的实验设计经验,在《心理科学》等心理学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著有《E-Prime实验设计技术》一书。近两年来,曾应邀到华中师范大学、郑州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广州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医学院等院校进行“心理实验的计算机设计”的专题讲座或讲课。在2007年和2009年连续两届的全国心理学大会上举办工作坊,为参会人员进行“E-Prime实验设计技术”的普及和培训。 |
![]() |
张昀, 西安交通大学 博士 张昀女士是中国第一批以视线跟踪(或眼动跟踪)为专业的博士生,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现就职于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并兼职Tobii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的高级顾问。 张昀博士首次提出了“可计算眼动模型”(Computational Eye Movement Model)的概念,并在SCI和EI等国际一流期刊发表多篇论文。研究方向包括,视线跟踪在人机交互、心理学和人因工程方面的交叉研究,视线跟踪在图像检索和图向质量评估方向的研究,及有关眼动仪软硬件开发和OEM产品研究。 |
三、培训班时间与地点
时间:2013年10月31日
地点:待定,敬请留意
四、相关事项
1.主办单位:Tobii Technology公司
2.报名截止时间: 2013/10/20
3.报名费用: 免费,需提前报名
4.食宿:请根据大会提供的联络方式自行办理相关手续,本培训班不提供此类服务。
5.报名方式:截止日前通过电子邮发送报名表(见附件) 至wangqj@kingfar.net 或现场报名
6.联系人:王清菊 联系电话:180 0102 3699
北京津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部认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具有自主研发与创新能力,具备自主进出口经营权;自主研发技术、产品与服务荣获多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国家发明专利、国家软件著作权和省部级新技术新产品(服务)认证;通过了欧洲CE、美国FCC、欧盟RoHS、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等多项国际认证和防爆产品认证。
津发科技致力于实验室建设的专业化与特色化,提供实验室、实验实训及科研基地建设的全过程服务与建设方案。产品技术涵盖:认知神经科学技术、人机交互技术、可穿戴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脑机接口技术、眼动追踪技术、虚拟现实技术、面部表情分析及状态识别技术、时空轨迹分析技术等;自主研发的人-机-环境同步云平台可实时同步采集多通道人机环境测试数据,结合大数据平台建立多模态大数据库,并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相关算法实现有效的监测、识别、预测、分析和评价模型等。
多年来在军工国防武器装备领域,以及教育科研领域积极推动人因与工效学技术进步,携手众多科研工作者进行联合开发与科研实验、人才培养、学术合作与产学研融合,联合申报基金项目、科技项目等;承接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项目和标准编制;承接科研院所和高校实验室规划建设、并通过产学研方式与学术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国家科研课题进行科技攻关,并联合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基于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的人-机-环境测试与工效学评价等多项科研成果,致力于将人因与工效学科学方法和成果应用到国防和社会科技发展进步。
津发科技重视客户服务质量、为客户创造价值,致力于推动人因工程与工效学行业发展和青年人才培养,2012年起在国内率先发起“科研支持计划”,无偿支持人因工程领域青年学者进行科学研究;201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CSIP 与津发科技联合共建“工信部CSIP-津发人因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持续进行技术研发和基础及应用创新研究; 2016年起联合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发起“工效学卓越研究工程”并设立“CES-Kingfar基金(工效学会-津发优秀青年学者联合研究基金CES‐Kingfar Excellent Young Scholar Joint Research Funding)”,借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标准,对特别优秀的青年学者研究计划书予以资助;2017年起联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设立“人因与工效学”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并由高教司发布申报指南和立项名单;2019年起与国际工效学联合会(IEA)设立国际奖项The IEA/Kingfar HFE Research Award“人因与工效学卓越研究奖”,旨在表彰世界各地为解决发展中国家典型人因工程问题而取得高质量人因工程与工效学研究成果的个人,以期改善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福祉;2019年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联合北京津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启动中国首届HFE Award全国人因与工效学创新大赛。
津发科技将持续以推动人因工程发展为己任,在军工国防和教育科研各领域推动人因与工效学技术进步,为中国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提供服务。
全国免费服务电话:400-811-3680; 400-811-3950
单位名称: |
详细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安宁庄后街12号院1号楼一层、三层
|
qq:
4008113950
|
官网: |
联系电话: |
Emai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