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动物模型常用动物有哪些?
大鼠:大鼠具有饲养方便,抵抗力强,易存活,成本较低的特点,被广泛用于科学研究;且大鼠属杂食类动物,生理解剖与人类相似,来源有等;
兔:兔为常用的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动物,对高脂饮食敏感,外源性胆固醇吸收率高达75%-95%,易转化为血脂,且对血脂的**率低。但兔为食草动物,脂质代谢与人差异大,形成的动脉硬化主要在胸主动脉,冠状病主要在小动脉,而人主要发生在冠状大分支等
小型猪:除灵长类外,猪的生理解剖、血脂及AS病变与人为接近。实验选用的小型猪,费用相对较高,不宜大量使用。建议在**筛选完成后的药效验证、临床前新药药效研究阶段选小型猪来制备冠心病模型。
犬:犬的心血管系统发达,神经和体液调节系统较完善,且体积适中,可获得足够的信息量。但其侧枝循环丰富,冠状动脉变异较大,部分动物有壁动脉;左前将支分布的范围大于**支,造成心肌缺血时可结扎中的某支,亦可结扎这两支的分支。
具体的造模方法如下:
第一种是ApoE-/-小鼠,它是将脂蛋白受体基因进行敲除的一种转基因小鼠。给这种小鼠进行高脂饲料喂养后,会引发高血脂。长期的高血脂造成动脉粥样硬化。进行主动脉组织病理学染色后,我们可以看到在正常饮食的敲除小鼠身上,主动脉是比较干净的,而模型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比较普遍,第三组是用了抗血脂药后明显改善了高血脂所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
另一种评价标准是组织病理学评价,对心脏流出道和肝脏组织切片。在模型组当中组织血管壁主动脉壁的情况明显增厚了,且大量的炎症细胞浸润,用了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以后明显改善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情况。另外肝组织切片,在高脂饮食以后,肝组织发生了显著的脂肪性变,而阳性对照药很好的拮抗了这种情况。这说明这种模型对于评价一些抗血脂的药物是非常有效的。
第二个是动静脉短路大鼠模型。所谓的动静脉短路是指用一根人工导管对大鼠的动脉和静脉进行相连形成短路,在导管中埋置一段丝线,动脉血经过丝线之后流入静脉,由于丝线是异物,在这个过程中,血液中的凝血机制就会被激活。而采用阳性对照药利伐沙班(Rivaroxaban)抗凝血剂后,呈现剂量依赖的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对大鼠尾部进行放血实验,在给予利伐沙班不同剂量的情况下,对尾部出血的凝血时间进行测量。通过这两种指标我们可以在这个模型上看到凝血药的作用机制。
第三个冠心病的动物模型,我们直接对冠状动脉进行结扎,这属于心脏的缺血再灌注模型。一方面我们可以用心电图进行测量,缺血前和缺血后,心电图的QRS波和T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ST段发生的改变,这是非常接近于临床的一个病理指征。第二方面,我们采用多普勒心超仪对大鼠的心功能进行监测,从以下超声波回声图可以看出模型组在心肌缺血几周后,心室的收缩能力明显降低,而阳性对照药LCZ696明显地改善了模型造成的心脏功能减退症状。第三方面通过组织病理学评价,通过天狼猩红染色可以看到模型组心肌发生大量的心肌纤维化。红色部分是胶原蛋白的沉积和分布情况。相对于健康对照组,大量的红色沉积在组织内说明心肌纤维化,而阳性对照药红色部分面积相对于模型组明显减少,说明阳性对照药具有良好的减缓或减轻心肌纤维化的作用。
-------------------------------------------------------------------------------------------------------------------------------------------
【MDL-百奥思科】拥有SPF级动物实验平台, 能为广大科研用户构建各种动物疾病模型,以及动物实验外包技术服务。具体可以构建大动物猪、犬、羊、猴,小动物裸鼠、豚鼠、大鼠、小鼠和兔子等动物模型,研究范围涵盖肿瘤类、心血管类、脑神经类、免疫系统类、骨科类、呼吸类、眼科、肝胆胃肠、环境类、化学诱导等疾病动物模型研究,迄今已成功开发成熟的人类疾病动物模型400多种,支持按需定制动物模型。具体请咨询。
整体课题实验外包:19931682702(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