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动物分组,18 只大鼠随机分成 3 组 ,每组 6 只。第 1 、2 组为水杨酸钠组, 第 3 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 。
2、 给药及建立条件反射
将动物置于有持续背景白噪声(72 dB SPL)的环境中 , 先适应性喂养 1 周,此期间只在晚七点开始从饮水器中给大鼠供水 (持续 1 h),恢复其夜间活动的习性并养成积极舔水的习惯 ,为条件反射的建立创造条件。然后禁水 2 天,使动物处于干渴状态后,将动物移入隔声室内单 独训练以消除动物的随群性对其行为学的影响。实 验过程中室内温度 25 ℃, 室内灯光 12 h 开关, 以使 动物的昼夜节律保持不变。每只动物每天训练 30 min , 均在晚上相同时间段内进行。训练中条件刺激 (背景白噪声停止)分别于第 2 、5 、10 、15 、20 min 出 现,每次持续 1 min ,当背景噪声停止后 ,动物舔水超 过5 s 即给予电击(50 V , 从饮水嘴处给予), 次数不定。水杨酸钠组 ,每天腹腔注射 10 %的水杨酸钠一次,剂量为 350 mgkg ;生理盐水组 ,每天注射等量生 理盐水 。其中,第 1 组在条件反射训练前 3 小时注射药物,直至实验结束;第 2 、3 组从条件反射消退期 (R ≤0 .2 后 , 不再给予电击即进入消退期)开始给 药,直至实验结束 。经 2 ~ 3 天强化训练后, 大鼠即 建立了“背景噪声停止 -舔水动作减少”的条件反 射。
3、记录观察指标
在条件反射训练建立及消退的过程中 ,用电脑计时器分别记录每只动物在背 景白噪声关闭前后各 1 min 内的舔水时间。将背景 噪声关闭前1 min 的舔水时间记录为A ,背景噪声关 闭后 1 min 的舔水时间记录为 B ,用舔水抑制率 R(R =BA +B)反映动物条件反射的建立及消退情况。
4、结果判断
当舔水抑制率 R ≤0 .2 时, 说明 动物建立了稳定的条件反射并视为消退期的起始 , 当R 等于或接近0 .5 时说明条件反射没有建立或已 完全消退, 记录各组从消退期开始至条件反射完全 消退的平均时间 。比较各组动物条件反射消退的快 慢以判断注射水杨酸钠后动物是否感受到耳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