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原SFDA国食药监注[2005]202号《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申报与审评规定》,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真菌菌种共11种(见附件1),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益生菌菌种共10种(见附件2)。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7]168号通告,特殊食品(保健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验证评价技术机构实施备案管理。针对应用于保健食品的菌种,上述法规要求或推荐由获得CMA资质的专业第三方机构进行菌种鉴定等相关微生物检测。
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ICC)积极响应市场需求,近年来不断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在2012年通过ISO 9001 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16年通过ISO 17025 检测实验室能力认可、2018年通过ISO 17034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加工能力认可基础上,2018年9月,获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证书,证书编号:180000264165(见附件3)。
这是中心微生物菌种鉴定非标方法检测项目认证认可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心体系运行符合“RBT 214-2017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可为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第三方检测报告,尤其是满足企业在保健食品申报等方面菌种鉴定检测的需求(见表1)。至此,中心拥有了四项国际国内认证认可资质,在菌种鉴定检测服务的规范性、权威性、数据可靠性、法定地位等管理方面位列国际领先水平。
联系人:张京涛 赵婷
电话:010-53218303 010-53218302
官网:www.china-cicc.org
表1 菌种鉴定检测项目列表
序号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交付周期(工作日) |
1 |
CICC-Identi | 菌种鉴定 | 15-20 |
2 |
CICC-GStab | 遗传稳定性 | 30 |
3 |
CICC-BSus | 细菌药敏 | 15 |
4 |
CICC-YSus | 酵母药敏 | 15 |
5 |
CICC-FSus | 丝状真菌药敏 | 20 |
6 |
CICC-Virulence | 菌种毒力 | 60 |
7 |
CICC-Hemo | 溶血试验 | 5 |
8 |
CICC-Toxin | 真菌毒素 | 15 |
9 |
CICC-WGS | 全基因组测序 | 60 |
10 |
CICC-Antigene | 耐药基因分析 | 15 |
11 |
CICC-Virgene | 毒力基因分析 | 15 |
12 |
CICC-Pathogene | 致病基因分析 | 15 |
附件1:《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真菌菌种》(11种)
序号 | 中文名 | 拉丁名 |
1 | 酿酒酵母 |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
2 | 产朊假丝酵母 | Candida utilis |
3 | 乳酸克鲁维酵母 | Kluyveromyces lactis |
4 | 卡氏酵母 | Saccharomyces carlsbergensis |
5 | 蝙蝠蛾拟青霉 | Paecilomyces hepiali |
6 | 蝙蝠蛾被毛孢 | Hirsutella hepiali |
7 | 灵芝 | Ganoderma lucidum |
8 | 紫芝 | Ganoderma sinense |
9 | 松杉灵芝 | Ganoderma tsugae |
10 | 红曲霉 | Monascus anka |
11 | 紫红曲霉 | Monascus purpureus |
附件2:《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益生菌菌种名单》(10种)
序号 | 中文名 | 拉丁名 |
1 | 两歧双歧杆菌 | Bifidobacterium bifidum |
2 | 婴儿双歧杆菌 | Bifidobacterium infantis |
3 | 长双歧杆菌 | Bifidobacterium longum |
4 | 短双歧杆菌 | Bifidobacterium breve |
5 | 青春双歧杆菌 | 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 |
6 | 保加利亚乳杆菌 | Lactobacillus bulgaricus |
7 | 嗜酸乳杆菌 |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
8 | 干酪乳杆菌干酪亚种 | Lactobacillus casei subsp.casei |
9 | 嗜热链球菌 |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
10 | 罗伊氏乳杆菌 | Lactobacillus reuteri |
附件3:CICC CMA资质认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