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配置的Endura®系列一次性罐体支持连续培养,连续培养可以在较稳定的状态下运行,细胞的生理状态随时间保持恒定,从而确保产品质量更加稳定。与分批培养中的最大生长速率相比,连续细胞培养工艺生长速率通常相对较慢。较慢的生长速率有助于细胞切换至低糖酵解通量状态。有研究采用的一种改良灌流培养策略是通过降低温度或添加生长抑制性戊酸来减缓细胞生长,从而减少特异性乳酸生产、提高特异性氨生产,提高单克隆抗体(mAb)产量。
70年前用于生产口蹄疫疫苗的贴壁细胞被驯化成悬浮细胞,实现了贴壁细胞的悬浮培养工艺。而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的出现使得市场重新关注起了病毒性疫苗技术。与此同时,治疗性的免疫细胞和干细胞开发也在加速进行。生产自体细胞治疗产品的工艺需要具备较高的个性化和灵活性,以适应不同细胞和不同培养体积的需求。个性化的工艺需要借助自动化来加速开发过程同时节省成本,对于细胞治疗、疫苗和病毒载体生产,细胞培养工艺与生物药的生产过程非常相似,重点是部署一次性设备,实现高细胞密度培养。
迪必尔基于QbD数字化生物工艺开发平台,利用高通量技术和云技术,拥有一系列应用于细胞培养、微生物发酵可拓展/即时响应式的生物反应器,搭配OptiCell mini系列控制器、MiniBox CloudReady平行生物反应器控制器,可自由切换玻璃和一次性罐体。适用于疫苗、抗体、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合成生物学等领域。可实现数字化生物产品工厂海量高质量数据智能采集与分析,具备远程视频流监控,帮助您轻松实现实验室可视化自动化,大幅提高平台工艺开发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Jenny Shupe, An Zhang, Daniel C. Odenwelder, Terrence Dobrowsky, Gene therapy: challenges in cell culture scale-up, Current Opinion in Biotechnology, Volume 75, 2022, 102721, ISSN 0958-1669, https://doi.org/10.1016/j.copbio.2022.102721.
免责声明:本文节选翻译自参考文献。因水平有限,详细内容请参考原文。仅作知识分享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