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通过荧光分子成像技术实现颈动脉血栓FXIIa三维荧光断层成像

2024-03-15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1168

编辑解读

血栓栓塞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如何准确地针对早期诊断血栓形成,一直是临床上的难题。
澳大利亚Baker实验室近期的研究表明:通过荧光分子成像技术,开发出一种检测血栓的新方法,将FXIIa特异性抗体3F7与近红外(NIR)荧光染料结合,通过FeCl3来诱导颈动脉血栓,利用三维荧光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CT多模态成像(FLECT/CT)、二维荧光成像和体外血栓组织切片扫描等方法,来评估将FXIIa作为分子成像标记物,用于早期检测血栓形成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研究背景

当前,临床对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检测通常依赖于间接方法,可能会造成诊断延迟并延误及时治疗。

利用分子成像技术开发出快速、特异性、直接检测血栓的靶向分子标记物,迫在眉睫。FXIIa(凝血因子XIIa)是一种用于分子成像的潜在标记物,可以激活内源性凝血途径和激肽-激酶系统,引起凝血和炎症/免疫反应。


由于FXII广泛存在于正常的止血过程中,其活化形式FXIIa可作为理想的分子靶点,用于血栓的诊断和评估溶栓治疗效果。

2023年6月,《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发表了澳大利亚贝克心脏和糖尿病研究所Peter Karlheinz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我们通过对文章的解读介绍三维荧光断层扫描技术在本研究(心血管疾病诊断探针)中的应用。

 

 

部分实验结果 
 

3F7与NIR染料成功结合对血栓成像

室温条件下,将3F7或非特异性的BM4(对照组)与过量的NIR荧光染料Cy7共孵育2小时,透析除去多余染料。为了验证Cy7成功结合,使用SDS-PAGE得到约160 kDa的检测带(图1A)。凝胶扫描结果(800 nm),3F7-NIR和BM4-NIR(结合Cy7“+”)均显示出荧光信号,而仅3F7和BM4(未结合Cy7“-”)未发出荧光。抗体3F7与FXIIa具有特异性结合能力,作者接下来证明了3F7与近红外染料的结合,不会阻碍其与FXIIa活性位点的结合。

利用凝血酶体外制备人源血栓,经3F7-NIR或BM4-NIR孵育后进行成像(图1C)。与BM4-NIR孵育的血栓(对照组,1.61±0.33×107)相比,3F7-NIR组血栓荧光强度显著增加(4.85±0.22×107,P=0.029),如图1D。初步表明与荧光标记结合的3F7(3F7-NIR)对血栓诊断成像方法。

图1. 荧光成像说明3F7和BM4与近红外(NIR)染料成功结合,并成功靶向 FXIIa(凝血因子XIIa)对急性血栓进行成像。


靶向FXIIa对颈动脉血栓体内三维荧光断层成像

为了研究3F7-NIR靶向结合FXIIa对体内急性血栓的3D-FLECT成像潜力,作者利用FeCl3诱导颈动脉血栓模型。此前已被证明,当3F7剂量高于5 µg/g BW时,可以防止小鼠血管栓塞。因此,作者选择了较低剂量的3F7-NIR(2.5 µg/g BW),以确保3F7-NIR产生良好的成像信号时,最佳诊断血栓作用所需的低剂量。

在小鼠右颈动脉中诱发血栓,以左颈动脉作为健康对照。3F7-NIR及BM4-NIR在注射5分钟后进行3D-FLECT成像。对采集到的荧光信号与CT成像数据融合进行3D重建。注射3F7-NIR(图2A)的小鼠中,诱导血栓部位产生强荧光信号,BM4-NIR组的健康或损伤颈动脉中未观察到荧光信号。

研究人员为了确认体内成像结果,将切除颈动脉进行离体成像(图2B)。损伤颈动脉出现3F7-NIR的强荧光信号,但未受伤的健康血管无荧光,证明了3F7对血栓的选择特异性靶向。

此外,与BM4-NIR组相比,3F7-NIR组的信号强度显著增加(4.37±1.48 VS 1.21±0.77;P=0.002;图2C),对颈动脉切片荧光扫描与HE染色,确认3F7-NIR的荧光信号定位于血栓部位(图2D)。

 

图2.靶向血栓中FXIIa三维(3D)荧光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FLECT)成像。

A.三维FLECT图像展示近红外(NIR)染料标记的3F7成功靶向结合体内的血栓。荧光和CT的双模态成像在受伤的颈动脉上检测到荧光信号小鼠注射非结合BM4-NIR对照抗体时,未观察到荧光信号
B.IVIS图像展示3F7-NIR特异性靶向损伤颈动脉,对健康血管没有信号强度的变化;且都未观察到对照BM4-NIR相关的信号强度变化
C.荧光强度定量分析,与对照组BM4-NIR(蓝色)相比,3F7-NIR(红色)注射后在损伤动脉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加(平均辐射RE);信号强度以其相应的健康血管作为对照归一化
D.损伤颈动脉切片的HE染色图像以及近红外荧光成像展示了3F7-NIR特异结合血管腔内的血栓,而BM4-NIR未观察到荧光

(FLECT CT-Ex/Em:730 nm / 803/60 nm

 

技术要点介绍:可定量化的全角度三维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应用


FLECT/CT在文章中被应用于急性血栓形成的分子成像,通过结合荧光成像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利用荧光标记的分子探针对血栓的特异性靶向结合,实现血栓精确定位的三维成像。该技术使用激光光源,不需要解剖,能够检测深层组织荧光信号,具有直观、准确、高灵敏度成像的特点,为临床前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研究人员还可以利用FLECT/CT实现对血栓绝对定量分析,为心血管相关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原文信息:Activated Coagulation FXII: A Unique Target for In Vivo Molecular Imaging
作者:Xiaowei Wang*,Karlheinz Peter*
单位:Baker IDI Heart and Diabetes Institute,Melbourne
期刊: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161/ATVBAHA.122.318883

若您想要了解更多关于FLECT/CT成像系统的内容,或预约使用FLECT/CT设备进行相关实验,欢迎您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柴丹(应用支持)Tel:13810910943    Email:13810910943@139.com  

您还可以通过访问以下网站了解更多关于小动物3D荧光断层扫描成像的详细内容:https://www.trifoilimaging.com

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