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黄丽丽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Q1,影响因子4.8)发表了题为 “MdVQ12 confers resistance to Valsa mali by regulating MdHDA19 expression in apple”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为培育苹果抗腐烂病种质提供了潜在的候选基因资源。
苹果腐烂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果树病害,主要由黑腐皮壳属真菌Valsa mali(V. mali)引起。
V. mali通常在苹果树的树干、主枝上引起溃疡,导致树皮开裂、腐烂,严重时甚至导致枝条枯死。这种病害对苹果树的生长和产量有重大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传统的防治方法效率低、效果差,限制了苹果生产,目前为止,鉴定抗病基因仍然是最有效的病害防治方法。
模式诱导免疫(PTI)和效应触发免疫(ETI)是植物免疫反应的两种主要类型,它们在植物抵御病原体入侵的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当 PTI 或 ETI 被触发时,一连串的信号将从入侵部位扩展并延伸到免疫下游,使植物限制病原体的定植和入侵。转录因子(TFs),尤其是 WRKYs,在这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WRKY TFs是一类植物特异性转录因子,可控制多种基因的转录并参与多种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然而,WRKY TFs 参与保护苹果免受V. mali入侵的作用和调控机制尚不清楚。
TFs通常需要一些转录调控因子来辅助其功能,而含VQ基序的蛋白就是其中的关键蛋白之一。VQ 蛋白在植物对生物胁迫的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转录调控因子,VQ 蛋白可与包括 WRKY 在内的多种 TFs 相互作用,参与对生物胁迫的响应。然而,关于 VQ 蛋白和 WRKY TFs 在对 V. mali 的抗性中联合调控作用的研究还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