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各大顶级期刊先后发表两款新冠疫苗研发进展,均为mRNA疫苗

2020-07-24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243

COVID-19病毒在世界各地蔓延,造成全球公共卫生危机,截止今日,全球感染新冠病毒确诊病例已超过1500万,死亡病例超过62万,目前为止还没发现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研发疫苗迫在眉睫,放眼全球,也已有多款mRNA新冠疫苗进入了人体临床试验,并取得了积极的早期结果。

7月14日,在线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An mRNA Vaccine against SARS-CoV-2 Preliminary Report,公布了mRNA-1273疫苗1期临床试验结果
研究中,由于候选疫苗mRNA-1273编码稳定的预融合SARS-CoV-2刺突蛋白,研究组进行了一项临床1期、剂量递增、开放标签的试验,招募了45名18-55岁的健康成年人,以每组15人分为3组进行接种,他们共接受了2次接种,时间间隔28天,接种剂量分别为25μg、100μg或250μg。首次接种后,发现剂量越高,抗体反应越高第二次接种后,效价增加,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次疫苗接种后,所有参与者通过两种方法检测了血清中和活性,其值与对照组恢复期血清标本的上半部分分布大致相似。超过一半的参与者发生不良事件,包括疲劳、发冷、头痛、肌痛和注射部位疼痛。 二次疫苗接种后全身不良事件更为普遍,尤其是最高剂量接种的小组中;关于各种疫苗剂量的副作用和免疫应答的数据,为研究性疫苗二期和三期临床试验使用或计划使用的剂量提供了依据。这些研究数据支持mRNA-1273疫苗的进一步研发。
7月23日,《CELL》也在线发表了一篇关于新冠疫苗研究的论文,是由秦成峰研究员、英博博士以及王佑春研究员共同领导的一支团队,他们开发出了一款新型的mRNA新冠疫苗。在小鼠和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中,这种疫苗能够激发免疫反应,诱导产生中和抗体。
研究中,作者开发并使用了一种纳米脂球的技术,来包裹mRNA,经过生产制造,这些包含mRNA的纳米小球的平均尺寸不到90纳米,且形态也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值得注意的是,采用这种纳米脂球包裹的mRNA可以在常温下存放一周(4℃-25℃存放一周,不影响报告基因mRNA的表达,37℃存放一周,报告基因mRNA的表达减少13%),对日后疫苗的运输更加有利、便捷。
疫苗设计框架图
研究中,选用了编码SARS-CoV-2的受体结合域(RBD)中的一段氨基酸序列,作为候选疫苗,称为ARCoV
首先,在小鼠模型中,接受了一次注射后,这些动物体内都出现了针对新冠病毒RBD的IgG抗体,以及中和新冠病毒的抗体 接受第二次注射后,抗体水平出现上升状态,与其他的mRNA疫苗结果相似。
然后,研究团队利用30只食蟹猴模型进行检测,将其分为3组,注射浓度分别为100 µg和1000 µg的疫苗、以及安慰剂,在疫苗注射组中,研究人员们观察到了类似的抗体上升现象
另外,在两类模型中,都有诱发特异的T细胞免疫反应。根据公开信息,这款mRNA新冠疫苗已于6月19日获批进入临床试验。
希望所有疫苗研发的工作都可以顺利进行,疫苗可以早日上市,让世界恢复以往的正常与自由!
参考文献:
1、Jackson et al., (2020). An mRNA Vaccine against SARS-CoV-2 — Preliminary Report. NEJM, DOI: 10.1056/NEJMoa2022483 

2、Na-Na Zhang, et al., (2020), A thermostable mRNA vaccine against COVID-19, Cell, DOI: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0.07.024
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