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工作。当前,有害生物给林业造成的威胁日趋严重,发生种类与面积也在不断扩大,其危害性进一步加强,还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防控难度进一步提高,必须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和防治工作。
每年年初,我们一般能看到不同省份林业主管部门公布的有关主要林业有害生物上一年发生情况及对下一年发生趋势预测。这是由林业主管部门通过总结分析上一年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依据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规律、林间基数、寄主分布及气象条件等因素,研判下一年的发生趋势,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工作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有很重要的意义,大幅度降低了后续的林业维护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应用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系统
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是一个从少到多,逐步蔓延的过程,在有害生物发生初期病虫害出现数量少范围小,可以根据病虫害初期的情况,结合现代化技术分析手段,判断出发生趋势从而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生态损失。
如果没做好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工作,不能及时预测病虫害的发生,在病虫害发生的前期不被发现,经常是病虫害大面积爆发后才能采取一定的措施,导致防治工作处于被动局面。
传统林业有害生物监测体系,监控操作需要专业人员到现场采集病虫害样品,数据分析验证都需要人工进行,监测工作存在不及时不准确等情况,不能有效开展林业病虫害预测和防治工作。
现在通过先进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系统,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科技手段,可以对病虫害发生进行自动采集、自动捕捉,自动对采集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在病虫害发生初始阶段进行有效监测防治,将病虫害消灭在初始状态,如果监测数据超预警,系统自动发出警报,从而及时有效的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系统采用自动化、网络化等技术,大幅度减少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了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测工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有了监测基础,对有害生物的发生如何做预测呢?
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1、期距预测法
各地林业工作者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林业病虫害预测和防治珍贵资料,并不断对这些资料分析,推算出各地区病虫害发生的周期性规律,以此作为预测的依据,结合当地发生病虫害现场的调查情况,预测出下一次病虫害的发生期。
2.历期预测法
利用多年的病虫害发生的数据信息,掌握各种病虫害发生的过程,明确病虫害发生的各个阶段的时间以及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得出每年各种病虫害发生的时间,以便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3.物候预测法
通过物候学的相关原理,通过监测一种病虫害发生的阶段性情况,对其发生的历史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预测其它一种或多种病虫害的发育情况。
目前林业有害生物体系建设已经深入到基层乡镇场,建成了大量的基层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点,并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引入一些先进的设备,培育出大批基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人员。基层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与防控工作得到了大幅加强,为林业建设与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参考资料】
范钟玖.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在林业生产中的作用[J]. 农业与技术, 2018, 038(012):169-170.
刘凤飞. 浅析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在林业生产中的作用[J]. 花卉(2):280-281.
[1]王红英.浅析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J].种子科技,2020,38(10):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