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程序
本研究使用的蚊子为Anopheles gambiae sensu lato蚊子。在每次试验中,装有一只雌蚊的释放笼被放置在释放点。蚊子经过2分钟的适应期后,开始录像,并打开释放笼的门。在3分钟内未进入拍摄的飞行区域(图2A,灰色区域)的蚊子将被剔除,不再做进一步分析。记录有反应的蚊子飞行行为,直到它们在上风屏上着陆至少5秒,或连续飞行长达10分钟。每次试验后,目测蚊子的反应(“飞行”、“不飞行”)和着陆地点(“上风屏”、“其他”、“未着陆”)。每只蚊子只测试一次。
视频追踪和飞行轨迹重建
使用诺达思的多视频录制软件(Media Recorder)以60帧/秒的速度从风洞上方用两台红外光敏感GigE摄像机(图2A)记录飞行行为。六个红外阵列提供照明,放置在飞行区域的下风端。在风洞的上风端,有一个LED 阵列,提供低强度的漫射可见白光,用于蚊子的视觉定向。相机以一定角度安装在风洞上方。
诺达思的动物运动轨迹跟踪系统(EthoVision XT)用于将两台摄像机的视频文件转换为二维位置数据。使用诺达思的三维运动轨迹跟踪系统(Track3D)将二维位置数据合并为三维飞行轨迹。以下变量由Track3D计算并用于后续分析:三维位置(x、y、z)、飞行速度和垂直面航向角。
研究二——二氧化碳
在研究二中,235只蚊子有107只进入了拍摄区域。未观察到二氧化碳浓度的显著影响。未观察到二氧化碳浓度对VOI内飞行比例的影响。VOI内的飞行比例普遍较低,从1200 ppm的0.2%到2400 ppm的2.9%不等。在比较两种处理方法时,没有观察到横风飞行速度的显著差异。两种处理之间没有横风飞行频率增加的趋势。在10分钟的最长记录时间内,101只蚊子中有77只落下。没有观察到蚊子降落的总比例有显著差异,也没有观察到落在目标区域的蚊子比例。
讨论
本文的研究展示了在风洞系统中运用三维轨迹分析蚊子飞行的实验研究。在本研究中,当人类脚味和二氧化碳结合在一起时,蚊子的横风飞行速度更快,在气味流中停留的时间更长,并更成功地锁定气味源。相比之下,雌性Anopheles gambiae sensu lato蚊子在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碳作用下,并没有表现出寻找宿主的行为。这些观察结果支持了之前关于人类宿主相关线索在宿主寻找中过程中作用的研究结果,并证实了二氧化碳不是单独的宿主寻找线索。本文为未来不同环境下研究昆虫三维空间飞行行为提供了方法。
参考文献
Hinze, Annika, et al. “Mosquito host seeking in 3D using a versatile climate-controlled wind tunnel system.” Frontiers in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15 (2021): 643693.
关注诺达思公众号,联系我们获取更多产品信息及学术文章!